【面向高阶智能驾驶,基于舱行泊一体融合方案的软硬件该如何分离和耦合才能确保安全性?】
在北京车展前夕举办的安波福“融合·智行”媒体技术分享会上,我就“面向未来更加复杂的L3和L4甚至更高阶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软硬件的分离和耦合如何确保不同层级功能所需的安全性”这个话题,和安波福主动安全及用户体验中国区总经理唐海宜进行了沟通。
我的疑问在于:安波福最新的舱行泊一体融合方案是单芯片的,换句话说就是硬件上真正融合了,但如果面向未来的L3或者L4甚至更高阶的自动驾驶的话,智驾和座舱面向的场景,包括车身域上的一些功能,它们在安全等级上的要求,其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芯片底层在硬件上和软件上的一会儿隔离、一会儿耦合,这样子的调用会不会存在比较大的、甚至无法调和的难点?换句话说,在面向高阶智驾的时候,智能座舱与智驾的底层硬件会不会再次分离?
唐总表示,在功能融合方面,安波福充分考虑了不同功能的安全要求。软件架构方面,在Hypervisor虚拟机上部署了不同的操作系统,包括达到功能安全ASIL-D级别的VxWorks,这一架构确保了高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的智驾应用运行在VxWorks上,而座舱和娱乐功能则基于安卓Kernel。
对于网关数据交互较大的部分,采用的是高稳定性的风河Linux。这种架构可以满足了不同安全等级的需求,还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部署。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根据安全等级优先调度资源,确保关键功能的执行。
舱驾融合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部署,那么也完全可以根据安全等级来优先进行资源的部署,例如当遇到危险的状态、需要优先执行某些安全功能的话,可以来进行优先调度。所以,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整套软件架构来完成。
看得出来,这套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是绝对的核心,当然,这些也都是为后续高阶智驾做准备的。目前,安波福主要聚焦于中阶智驾与智能座舱的融合,但长远来看,依然需要更高算力的SoC来支持高阶智驾功能。
#安波福##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