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判断一个人的整体能量,一个重要的观察就是响应速度。
基本上我认识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能量足的人。我后来就有意去看那些有同样特质的人,到底那种能量足的感觉体现在哪。
然后我就发现,透过个性学历能力的外表,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响应速度。
我发现我从小就是一个响应速度非常快的人,甚至快到离谱。哪怕我自己那一阵子很低迷,极端低迷,我的响应反馈的时间,仍然是秒回,除非我没看到或者刻意回避。
而最后和我走近的朋友爱人,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对彼此的响应也是非常之快的,“热气腾腾”。
这不是想自夸啊,真就是一种发现自己也发现他人的快乐。我发现了这可以成为识人的一个有力观察,但是居然没有人提过。
上一篇文章,大家评论了好几个共鸣的案例,我发现了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最让人不爽的沟通就是程式化没感情而且官僚的沟通,共同特点就是对关键事件响应故意!非常慢。当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把这种当做常态的时候,下坡路无疑了。
这确实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又进一步的启发了我。
因为过去几乎所有与人交往里面,那些极度不舒服的经历,都是对方有意响应不及时,或者就算回应,也会故意回避核心需求装作看不见。
按我评论区的话,故意“不接需求”。划重点啊同学们,故意不接你合理需求故意不响应的人,别说拉黑吧,至少你已经要定睛看看了。
我慢慢的会把这些人归一个类。
遇到我就内心挂警报,个别甚至终身拉黑。但是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类我很不爽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讨厌,甚至还有一些人会喜欢他们。
难道是我的问题?不是。
就是我们背后的能量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本身就是对外部世界反应速度很慢的,自然无法识别一些人刻意的敷衍;有的人默认别人可以对他不响应,不回应,那遇到了故意的怠慢,也不会敏感;还有一些人修养更好,就算看清楚了别人的心思,也会装作不知道,不到关键利益不翻脸,……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响应速度本身就反应了很多东西。于人,反应他本人的能量,也反应着他对你是否正心诚意;于企业,反应它是否上下一心立志于红火经营,是否管理得当运转良好。
快,则上,慢,则下,不是说绝对,但是已经能判断大部分情况。
见微知著,抓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