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情假意的人,保质期一般只有三年,最多五年。
很多特别会演会装的人,一开始那真是受欢迎啊。我当年经常纳闷,明明他说的是假话,别人为什么就受用呢?明明他心思不纯正还在利用操控人啊,怎么就那么受欢迎呢?明明他也不怎么样啊,怎么还混得那么顺利呢?
我现在想,当时自己还是幼稚了。
第一,会演会装的人,遇到的也不全是傻子。
大部分人,也有正常的判断能力,也不是买“茶”人的账,只是像现在的我一样,多少会逢场做一下戏,嘻嘻哈哈走个过场。所以你会看到场面很融洽,散场后各找各妈,拍拍屁股都不见了。
第二,虚情假意换虚情假意。
小恩小惠的层面,他们的互动不少,看上去确实混得不错,但那都是在表层。但是到了真情实意的感情、真枪实弹的信息、真金白银的付出,那就未必了。
很多人其实想的是,既然你愿意提供情绪价值,我就图个热闹。走心?那算了。
第三,本色出演的反而是少数。
人到中年之后,会懂得很多事情都是表演和掩饰。都活到这个岁数了,对方有啥B数还不清楚?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但是友谊和人际,底层运转的法则还在。
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真诚,我对你真诚;你认可我,我认可你。善良与善良碰撞,而虚伪碰撞虚伪。
还有一些段位高的,一开始能蒙骗所有人,能换取远超于他应得的回报。这些也不用着急。基本上,三年,可以让人看个大概;五年,社交析出,尘归尘,土归土。
他们就真的得了好处吗?嗯,岁月不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