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院士,您被列入美国的制裁名单了。”谁知丁仲礼笑着回答:“我反正也不去美国,很多年没去了……” 在很多人看来,美国制裁相当于某种“褒奖”,证明丁仲礼让美国痛了。 2009年,在澜沧江边,丁仲礼正喝着小酒,突然接到了中央领导的电话,要和他探讨减排权的问题。 讨论过半,丁仲礼的情绪汹涌起来,他直接在电话里对领导说道:“如果签了这个协议的话,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遥遥无期!”领导听后,也很激动,表示支持他的看法。 在关乎祖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又是丁仲礼,第一个站出来,大声斥责欧美发达国家:“谈排放,不谈历史和人均,就是‘耍流氓’!” 于是,当年7月,在意大利召开的八国领导人会议上,他再次坚定地提出:‘人均累计碳排放’必须坚持!他的意见是,到2050年之前,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不能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80%。 丁仲礼的想法很现实,发达国家把基础设施都建完了,中国还有很多没有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提出的气候减排方案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采访记者问:“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丁院士当即脸色一变:“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这样直抵问题本质、坚持科学理性、敢于揭露发达国家谎言的犀利教授,美国当然视为大敌,将其列入制裁名单,不难理解。这样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原本大家都在期待丁仲礼可以作为校长来一个鼓励性的发言,刚好可以促进招生宣传嘛。 谁知,他竟然对前来咨询报名的家长和学生们直接说道:“国科大的本科不是用来混的,想报名先好好问问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学?若是想做生意,学金融的,就不要报考了!” 此言一出,丁仲礼这直言不讳的风格可见一斑。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就是那个一心扑在事业上,想要从本科抓起,好好培养顶尖人才,将他们培养成未来科学家的赤诚之人。 这是他的成就,更是中国的成就!历史的烟尘,或许会将他的短暂一生淹没。 但是,这,不是科学家的终点站。因为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像丁仲礼一样的科学人才。向丁院士致敬!
“丁院士,您被列入美国的制裁名单了。”谁知丁仲礼笑着回答:“我反正也不去美国,很
彦扬说历史
2023-04-06 18:44: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