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七律·独守空楼对苍茫

高卧南窗懒下床,海门云气郁苍苍。满城车马何曾到,半世文章祇自伤。老去尚馀看镜感,病来偏怯倚楼望。遥知今夜人千里,花底谁同

高卧南窗懒下床,海门云气郁苍苍。

满城车马何曾到,半世文章祇自伤。

老去尚馀看镜感,病来偏怯倚楼望。

遥知今夜人千里,花底谁同话酒觞。

这首诗以疏离尘世的闲居场景起笔,通过对衰老、疾病、孤独的多维度刻画,展现了退居者身陷孤寂却心系世事的矛盾心境。

诗中既有对半生功名的苦涩回望,也有对当下孑然独处的无奈自省,最终在时空阻隔与无人共饮的落寞中,完成了一次对生命孤岛状态的深刻观照。

首联“高卧南窗懒下床,海门云气郁苍苍”,以两个看似矛盾的画面奠基全诗基调。

“高卧南窗”描绘闲适表象:倚窗而卧本应是悠然自得的姿态,却因“懒下床”显露出颓丧气息——这种慵懒非出于自愿,而是对现实的消极抵抗。

“海门云气”的苍茫意象,既是远眺的实景,又暗喻内心困顿:云气郁结如心事盘桓,将物理空间(海门)与精神空间(郁苍苍)叠合,暗示退居者与外界若即若离的关系。

颔联“满城车马何曾到,半世文章祇自伤”,从空间隔绝转向时间回眸。

“满城车马”的喧嚣与“何曾到”的冷寂形成刺眼对比:车马本指代社会交往,此处却成为衡量孤独的标尺——热闹近在咫尺却永不可及,更凸显隔绝之痛。

“半世文章”的自伤,把孤独从生活状态升华为命运悲剧:半生心血付诸文字却无人问津,既是对才华空掷的哀叹,也是对价值认同的终极叩问。

颈联“老去尚馀看镜感,病来偏怯倚楼望”,聚焦身体衰朽对精神的压迫。

“看镜”动作暗含对时光的惊惧:镜中衰颜与记忆中的盛年形成残酷对照,衰老在此不仅是生理变化,更成为自我认知的裂痕。

“偏怯倚楼望”则揭示病弱带来的双重困境:既无力登高揽胜(物理限制),又恐惧远眺引发故人旧事的心潮(心理回避),身体的病痛与精神的畏缩在此互为因果。

尾联“遥知今夜人千里,花底谁同话酒觞”,以虚拟场景引爆孤独的终极形态。

“遥知”推开时空距离:明明身处当下,思绪却跨越千里寻人,这种徒劳的“知”比真正的隔绝更显荒诞。

“花底同饮”本是文人雅事,但“谁同”的反问使其沦为虚妄幻想。

结尾的酒觞空对花影,将全诗的孤独从个人际遇推及存在的本质:世间欢宴终是镜花水月,生命的对话者永远缺席。

此诗如同在昏黄铜镜中完成的自我肖像:镜中是衰病之躯独对苍茫云海,镜外是车马喧嚣中半生潦倒的文字。

通过“高卧—懒起—看镜—怯望”的行为链条,编织出一张困住肉身的网;又以“云气郁结—文章自伤—千里无人”的情感脉络,构建出一座囚禁精神的牢。

最终,南窗不再是观景的凭依,而成为测量孤独的标尺——窗外海天辽阔却无路可通,窗内病躯孑然唯有叹息。

这种对“存在之孤”的书写,超越了单纯的感时伤怀,直指所有退居者共通的命运:当肉身退隐,灵魂却仍在尘世徘徊,永恒的疏离成为生命的终极困境。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
2025-10-11 22:11
对平台追责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1
2025-10-11 17:56
高卧南窗懒下床, 半世文章祇自伤。 遥知今夜人千里, 花底谁同话酒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