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气不气人?河南新乡一对母子,辛辛苦苦卖了100多吨小麦,28万货款刚到账,第二天卡就被冻结了!钱拿不到,粮也没了,母子俩蹲在粮仓前抱头痛哭,这日子该怎么过?更惨的是,他们还把这“客户”介绍给了亲哥嫂,结果一家人的卡全被冻了。这不是段子,是真人真事,就发生在10月下旬的豫北农村。

老孙家做粮食生意多年,口碑好,人实在。今年旱情重,这102.3吨小麦,是他们一粒一粒晒、一车一车收的血汗钱。买家是网上联系的,说要大量收粮,价格给得也合适,付款还快。老孙没多想,就成交了。粮拉走,钱到账,全家都以为终于能松口气。
结果呢?银行一个电话:“账户涉嫌电信诈骗,已被贵州警方冻结。”
老孙当场懵了,第一反应是:“我被骗了吗?”
后来核实后才知道,不是他被骗钱,而是他收的这笔钱,本身就是赃款!
那个“粮商”,其实是洗钱团伙的人,用骗来的钱买粮,再转卖洗白。老孙一家,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工具人”。
你说我这冤不冤?
人家没偷没抢,货真价实,价格公道,交易流程全在明面上,结果钱进了卡就成了“烫手山芋”。
法律讲的是“涉案资金冻结”,可没有考虑过老实人的感受。
你越老实,越不懂防备,越容易被钻空子。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个案了。
山东、河南农村都出过类似的事,骗子专挑粮食、黄金这种大额现金交易下手,就是看准了“监管有空档、农民好说话”。
你卖粮图个痛快,他付款秒到,结果你卡一收钱,警察立马锁卡。
粮早被拉走卖了,钱取不出来,贷款还不上,孩子学费没着落——这哪是做生意?这明明是往火坑里跳!
但咱也别慌,法律其实有说法和依据的。
最高法律明确:“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啥叫善意?就是你不知情、价格合理、货也交了。老孙家完全符合,这笔钱理应还他。
现在警方也在帮他们收集证据,只要材料齐全,解冻是迟早的事。
可问题是:
为什么总要等到人崩溃了,才去补救?
为什么老实人总要为坏人的恶,买单?
28万,对城里人可能不算啥,
但对靠地吃饭的普通农民来说,是顶着太阳晒出来的,是全家一年的指望。甚至几年的指望。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流了汗,却拿不到钱。
这事也给所有人提个醒:
网上交易再爽快,也得留个心眼。
别信“高价收粮”“秒到账”这种馅饼。
真遇卡被冻,别慌,三步走:
一,查清谁冻的(银行/警方)
二,备好证据(过磅单、合同、聊天记录)
三,主动提交申请,必要时打12378投诉。

[免责声明]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