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海产家族”又添悍将——聊聊TRN鲸鲨三动圈平板混合入耳

今天继续为大家更新一期TRN的海产家族系列,名为Whale Shark“鲸鲨”,和展会上那种快速获取信息的诉求不同,在正

今天继续为大家更新一期TRN的海产家族系列,名为Whale Shark“鲸鲨”,和展会上那种快速获取信息的诉求不同,在正式评测耳机的时候,我经常会先听产品、再去查看价格与细节的架构,所以基本上如果给到我很大反差、或者我猜错的比较离谱的型号,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TRN的海产家族里,唯一让我接连猜错的就是这款鲸鲨。在试听阶段,我大概猜到了它应该没有动铁的介入,但我的猜测方向是动铁式架构的平板+动圈的组合,因为近一年有许多硬素质非常优秀、实际相位一致性表现也非常好的“类动铁式平板”,但当我看到鲸鲨是3动圈+1平板时,属实还是相当吃惊,而且它的平板方案还是6mm的圆形平板,意味着在这样一个正常体积的腔体内,TRN愣是给塞入了四颗圆形振膜的单元、并且还调出了一个非常协调自然的声音。总之,我这里并不是强行要给大家灌输买新不买旧的理念,但现阶段我认为TRN家族里声音杂食度最佳、盲狙翻车概率最低的型号,并不是旗舰青龙,而是这款鲸鲨。

TRN给到的配件依然是比较丰富的,但如果你看过够多的TRN评测应该意识到有些配件已经是“通用款”,比如这个黑色的硬质收纳盒,但这次配件里比较让我惊喜的是这根原配线,外皮漂亮、编织的很规整且不易缠绕,是目前全系我见过的最有质感的一根线,采用了无氧铜镀银与单晶铜混编的Lizt结构,单股250芯,如果说你愿意给鲸鲨换升级线的话,这根线接在千元内大部分耳塞的原配线上都可以感受到很显著的素质升级。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大家可能更熟悉的配件,比如额外两对可替换的导管、以及不同规格的耳塞套,其中导管的部分类似于一个物理滤波,会影响声音通过的速率,对整体音色不会有明显影响、更多的是会改变能量分布和结像的一些距离感,本文主要以默认导管下的声音为基准。

虽说我提倡厂家做高辨识度的外观,但是鲸鲨这个设计吧,我觉得可能是它唯一可能劝退不少用户的短板......如果你要说从工艺来说,它镂空的金属外壳以及多颗水晶宝石的镶嵌,其实从用料诚意上衡量肯定是相当足、同时也契合鲸鲨的这个命名,但最终呈现出了类似库鲁苏元素的猎奇感,而且佩戴上也相对缺乏贴合度,摩擦力主要是靠导管和耳塞套来提升、而没有什么和耳朵软骨的贴合度。从不看过程看结果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鲸鲨的这个外观设计可能不是“广义审美”上的好看,但也许会有人吃这种绝对不可能买到“撞塞”风格的独特设计,但我觉得内嵌的宝石其实在视觉上不是很容易体现出来,如果后续换代的话,我觉得可以尝试着把宝石的镶嵌位置做一些优化,我甚至开箱环节都没注意到内侧镶了那么多宝石,只感觉是有点闪闪的东西在里面。

鲸鲨的整体声音架构部分的主力是三颗动圈构成的,一颗10.5mm的镀铍动圈负责低频、一颗8mm的pet动圈负责中高频、一颗6mm镀钛振膜负责高频,三颗振膜各有其优势的物理特性,比如中频的pet动圈其实是市面上最常见、使用最广的一种基材,而作为构成产品最核心中频音色的部分,你能够在鲸鲨身上感受到非常典型的那种老派动圈才会有的氛围、以及人声的松弛感,反而是高低频的部分采用了更高刚性的材料,低频则通过更大的尺寸来获得更充沛的冲程与感官刺激。一颗6mm的平板主要是起到补足极高频的部分,本身不参与声音架构的基础构建、但是可以起到补充泛音与细节的作用,整体而言我不敢确认在仪器上跑相位曲线和Group Delay的时候鲸鲨是否有足够完美的指标,但从听感上来说,鲸鲨并不会出现三频的结像位置脱节或者音色不协调的问题,属实是给TRN秀了一把肌肉啊。

其实在试听环节猜价格的时候,我会以为它是一个定位近似于自家次旗舰青龙的东西,或者应该是奔着千元价位去的,但是它799的价格,最终还是让我可以给到非常高的推荐评级。从硬素质上来说,如果是用旗舰级播放器来压榨潜力,在声音密度和微细节的反馈上,青龙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因为青龙本身的低频很难轻易推出来、有着比较高的驱动门槛,所以如果你是使用低价位的播放器、小尾巴来直推,它与青龙的风格差异要大于素质差异,比较容易在小功率设备直推的时候释放出更多的潜力来。至此,如果说你并非手持比较高阶的大推力前端,你可以直接把鲸鲨视作为TRN的“准旗舰”型号。

过去一直以来,TRN的产品虽然往往都有着极高的综合素质,但他们在器乐的音色表现上,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兼顾好素质、爆发力与安定感、细腻度之间的关系,抛开价位谈风格的话,鲸鲨这款产品算是TRN家族里古典修养最好的一副,它具备着非常澎湃有力的低频动态与足够深的下潜,可以回放出相当精彩的大提琴共鸣感,声音是有细节的、能量感足够下沉的,而且还能够相对控制好低频的透明度,极低频的释放与对纯净度/驻波的控制是很多中低端耳塞难以平衡的地方,而鲸鲨在799元的价位上就做到了。此外,鲸鲨的横向声场非常宽阔、而且有一定的纵深表达,声场的高度表现比较平庸,听Live型录音的话得需要一个大声场的前端做个互补,但应付常规的流行、爵士倒是没什么问题,听马勒、布鲁克纳这种交响肯定是差口气的,但本身千元内能把声场的三个维度都做好的产品就极少,TRN至少是高水准完成了其中的两项。

人声部分,鲸鲨这次做的好的地方在于宽松感、气息绵密延长且对齿音控制得当,也许是有极高频平板单元的介入,它对齿音的打磨并没有影响到弦乐部分的线条感与光泽度,只是说从整体的能量张力来说,它的高频是偏安定沉稳派、而不是华丽激进派,不会给到你非常凌厉的高频动瞬态之感、但素质上其实是足够高且非常平顺且线性的能量表达,不是很能听出分频、衔接的痕迹来。人声音色上,往好听点说的话是比较杂食、适应面广,往差了说呢可能会有一些的“无聊”,如果是基于足够中性的前端来参考的话,它的人声听不出什么明显的冷暖调性、声线的偏向性,基本上会被前端的音色所带着跑,以乐图GT2为例的话,鲸鲨所呈现出来的声音男女平衡性极佳、有醇厚度也有清秀感,亚洲系的清甜女声或者欧美系颗粒感十足的男嗓其实都是可以很好回放出来的,但都谈不上毒,所以在搭配层面,如果你是以听流行人声为主的话,我认为鲸鲨更适合一些本身自带一些中频染色的前端,像我觉得用E7的1955版本听港台、用4497精挑版听ACG女声都很不错,但用GT2或者N2来听,就是显得较为寡淡。总之,鲸鲨的人声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和杂食度,但自身个性非常收敛。

从声音角度来说,推荐鲸鲨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不论是宏观的框架、细节的素质,还是对各类音乐的适应性都非常好,而且也许是因为TRN可能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比重是面向消费级市场的一些小白发烧友、以及泛音乐数码爱好者,你会发现他家真的是会做到新款永远比老款更值得买,比如你如果种草了更便宜的大白鲨我会推荐你加钱买鲸鲨,毕竟声音素质高的同时调音完成度也高;如果你种草了青龙,我可能会推荐你减钱买鲸鲨,因为它对前端适配性更友好、更容易用低成本的前端发挥出更完整的素质,所以说,虽然在定位上鲸鲨只是海产家族里的一个高阶型号,但它放在整个TRN家族里是一个值得最优先考虑的惊喜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