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纵向延伸!为什么我更擅长“学业学历”的分析?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这样,都是学的越多,不会的也就越多。(图片来源于pexels)比如对我一个命理爱好者来说,我对学业、事业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这样,都是学的越多,不会的也就越多。(图片来源于pexels)

比如对我一个命理爱好者来说,我对学业、事业、财气、感情方面的分析更在行,而对于健康等方面的分析就属于稀松平常一类了。

在学业、事业、财气、感情这几类中,我最擅长的非学业分析莫属。这有几个原因:

1. 我的客户群范围比较广,各个学历层次的客户都有。

有清北的,也有普通院校的,还有各种原因没有读大学的。大家所学的专业也很广泛,涵盖了大部分的大学专业。这使得我大脑中的学历方面的数据比较丰富——数据为王。

2. 我对大学和专业等方面的信息敏感度比较高。

不管在哪个平台,只要涉及大学和专业的话题都是我最关注的。所以,在算法时代,各个平台给我推荐的数据流中,大学和专业类的信息总是占据最主要的位置。这让我的学业学历信息能够实时更新。

3. 和我本身的职业也有关系。

我除了命理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职业规划师”。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重点,就是帮助中学生家长进行“新高考选科”和“大学专业推荐”。

职业规划的工作就要求我必须了解各类职业信息和专业信息,以及每年的高考录取信息。在我的案头,《职业分类大典》和《专业目录》是常备书,各大学分省选科要求是经常需要翻阅的内容。所以,我掌握的学业学历的专业信息可能较他人更为充分。

前段时间我提出了“职易融合”这个概念,就是想把命理和现代职业规划理论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为大家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4. 虽然我很懒,但是我有一个优势就是善于总结。

所有我看过的八字,都在我的头脑中形成图谱和模型,这种图谱和模型在命理学中称为“象”。

命理学是个实践艺术。看一百遍《三命通会》不如真正的实践五十次。每一个做咨询工作的人,都是在客户的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每一次客户的质疑,都会帮助我修正“模型”,所以这个模型就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效。

有人问我,八字的“像”能不能写成文章,我说没办法,因为它是一种想法,难以形成文字。

这就好比台风来的时候,有些人家的窗户要里七层外八层的防护,而有些人家的窗户就不用特别的防护。并不是他们计算了自己家窗户的强度能不能抵挡台风,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以前的台风对自己窗户的损害程度。如果你让他们写一篇文章讲讲为什么自己家的窗户不怕台风,他们的回答大概就是:以前那么大的台风都没问题,这次肯定没问题。

所以,“象”是一种经验之谈,无法落于纸上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当某个八字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能一下子联想到以前看过的某个八字,并将其进行对应,这就是“象”的作用。而“象”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总结的。

5. 不怕错,不执着。

命理学不是一个100%准确的学问,否则就不叫预测了。我虽然自认为在学业学历方面有特长,但分析错的时候也有。这个时候,就要自己去复盘,看看到底问题在哪里,查漏补缺才能提高。

我最高兴的时刻,是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家长们给我报喜。这意味着一位未来的成功人士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也给我有了修正自己“数据模型”的机会。

只有不怕错,才能不执着,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完善自己的“模型”。

结论

命理即人生。我虽然研究命理学,但我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局限于命理学。

我的很多同行,他们是“横向发展”,在术数类的广度上进行拓展。而我则是“纵向发展”,在术数部分只专注命理学,然后在现代理论上进行纵向延伸。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点。

对我来说,“命理学+职业规划”是一棵大树,命理学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学业学历部分,则是这棵大树中最繁盛的支干,与事业、财气、感情等一起茁壮成长,焕发活力。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 西风独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