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逃犯到 “征东将军”:孙恩凭五斗米道搅动八郡,却让刘裕杀出逆袭路

公元 399 年深秋,浙江上虞的海岸突然响起呐喊。一个名叫孙恩的道士带着百余名追随者登陆,没几天就杀进会稽郡城,把王羲之

公元 399 年深秋,浙江上虞的海岸突然响起呐喊。一个名叫孙恩的道士带着百余名追随者登陆,没几天就杀进会稽郡城,把王羲之的儿子、太守王凝之砍了脑袋。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仓促的起事,竟让东晋王朝差点提前几十年亡国,更意外捧红了一位从底层崛起的开国皇帝。

东晋末年的江南早已是火药桶。北方士族南迁后霸占了三吴地区的良田沃土,老百姓要么当佃农被盘剥,要么沦为奴客任人驱使,而朝廷还把所有赋税都压在这片土地上。399 年,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突发奇想,要把 “免奴为客” 的壮丁都抓来当兵,美其名曰 “乐属”。

这道命令彻底炸了锅 —— 佃农不愿卖命,地主也舍不得损失劳力。躲在舟山群岛的孙恩瞅准了机会。他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叔父孙泰原本靠传教聚集了大批信众,却被朝廷以谋反罪名杀害。孙恩带着残部逃到海上,早就等着复仇的时刻。

借着宗教号召力,孙恩振臂一呼,会稽、吴郡等八郡百姓纷纷响应。旬日之间,起义军就膨胀到数十万人,孙恩自称 “征东将军”,把队伍叫做 “长生人”,所到之处焚烧士族庄园,斩杀门阀子弟,连谢安的儿子谢琰都吓得弃城而逃。

东晋急调北府军猛将刘牢之镇压,可孙恩的战术堪称诡异。他从不与官军硬拼,打不过就带着部众登船退走,等官军松懈了又突然登陆反扑,把沿海郡县搅得鸡犬不宁。

400 年五月,孙恩卷土重来,在邢浦大败晋军,直扑会稽。这次谢琰亲自出战,却被起义军杀得大败,自己也死在帐下督将手里。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吓得连夜召集群臣议事,连皇宫守卫都换成了禁军精锐。

最惊险的是 401 年那次北伐。孙恩带着十万大军、千艘楼船直奔丹徒,这里离建康只有几十里水路。建康城内人心惶惶,富户纷纷收拾金银逃难,朝廷甚至打算迁都。可就在这关键时刻,起义军的楼船遇上大风延误了行程,等赶到时,刘裕已经带着援军昼夜兼程赶来救援。

此时的刘裕还只是刘牢之麾下的小参军,没人能想到这个出身寒微的汉子会改写历史。在海盐之战中,他带着几十人侦察敌情,突然撞上数千起义军。部下吓得要逃,刘裕却挥舞长刀直冲敌阵,硬是杀得敌军溃散,自己身上溅满鲜血却毫发无伤。

这不是他第一次创造奇迹。被起义军围困时,他故意大开城门,让士兵偃旗息鼓,等敌军进城后突然关门打狗;夜里又在城外插满旗帜、敲响战鼓,吓得敌军以为援军已到,天亮时发现竟是空营。刘裕的部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跟孙恩军的烧杀抢掠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百姓愿意依附他。

402 年,穷途末路的孙恩进攻临海,被太守辛昺击败。看着身边仅剩的残兵,他知道大势已去,纵身跳入海中自杀,数百信徒跟着他一起投水,上演了一场悲壮的 “升仙” 闹剧。

孙恩死了,但乱局还没结束。他的妹夫卢循接过了起义军的大旗。这位出身名门范阳卢氏的读书人,比孙恩更有谋略。他先是接受朝廷任命当了永嘉太守,暗中积蓄力量,等刘裕率军追击时,干脆带着部众沿海南下,一口气攻占了广州。

在岭南的五年里,卢循把番禺经营成了稳固的根据地,还派使者向朝廷进贡。东晋刚平定桓玄之乱,根本无力南征,只好顺水推舟封他为广州刺史。可卢循从没放弃过北上的野心,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409 年,机会来了。刘裕亲自率军北伐南燕,建康兵力空虚。卢循的姐夫徐道覆连夜赶到番禺劝他:“刘裕远在北方,现在打建康如探囊取物。等他回来,我们就再也没机会了!” 卢循被说动,立刻下令造舰起兵,十几天就造出了大批楼船,沿着赣江直扑长江。

410 年三月,徐道覆在豫章大败晋军,江州刺史何无忌战死。消息传来,建康再次戒严。刚灭了南燕的刘裕星夜南归,回到建康时身边只有几千残兵,而卢循的大军已经有十几万人,楼船高达十二丈,遮天蔽日地驶向石头城。

关键时刻,刘裕展现了惊人的镇定。他下令加固城墙,把所有能调动的兵力都派到要害之地,还亲自登上城楼督战。卢循本想速战速决,可连续攻城都被打退,士气渐渐低落。徐道覆劝他分兵进攻江陵,卢循却犹豫不决,错失了战机。

等刘裕的援军陆续赶到,战局彻底逆转。起义军在查浦、丹杨等地接连战败,只好顺着长江南逃。刘裕一路追击,在苍梧、郁林连败卢循,最终把他逼到了交州。411 年,走投无路的卢循投水自杀,这场持续十二年的大乱终于落幕。

这场战乱让东晋门阀士族遭受重创,谢琰、何无忌等名臣战死,北府军的控制权落到了刘裕手里。他凭借平乱积累的军功和威望,一步步掌控朝政,最终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