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说白了,台湾问题拖了70年没解决,关键不是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固执,而是日本太

说白了,台湾问题拖了70年没解决,关键不是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固执,而是日本太狡猾!   其实台湾问题的根子,不能光看1949年以后,而是得往前翻到1895年,正是《马关条约》让台湾沦为了日本殖民地,一统山河的版图从那一刻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而日本也没打算做个“友善邻居”,而是迅速开始了军事镇压和资源掠夺。   乙未战争一打就是几个月,台湾义军死伤惨重,到了西来庵事件,反抗者直接被日本宪兵一锅端,整个殖民期间,65万台湾同胞在反抗中牺牲,这是写在血里的历史,不是课本上的脚注。   日本修铁路、办糖厂、垄断樟脑,说是发展其实是掏空。更狠的是文化那一套:推行皇民化,强制改名、说日语、拜神社,连闽南语都被禁止,教育上也分三六九等,台籍学生连进“好学校”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说台湾今天的“文化台独”怎么来的?答案很直接,就是当年日本一刀刀割掉的中华认同,比如“台湾文化协会”的林献堂、蒋渭水,明面上是搞文化,暗地里是死守中华根脉。他们在做的,正是防止这块土地被彻底“洗脑”。   所以今天台湾社会对“日本好感度高”、“中国历史感淡薄”,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几十年“文化工程”的结果。   1945年台湾光复,很多人以为日本就此退出舞台,但其实日本只是从“明面治理”转向了“幕后操盘”。建交时口头上说“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骨子里一直在搞“台湾地位未定论”。   比如2021年自民党议员公开说“波茨坦公告已经过时”,等于直接否定了战后国际秩序,对比一下美国,虽然在台海搞军售、搞威慑,但至少嘴上还承认“一个中国”,而日本却在法律和舆论上搞“偷梁换柱”。   更隐蔽的是经济和技术输出,2023年日本对台出口高精密机床、导航设备,说是民用,实则军民两用,这不是送温暖,是给台独势力加码。   文化上日本的“温水煮青蛙”更是老套路,各种“交流团体”资助台湾青年赴日学习,课程里有意弱化中国史,反而讲“台湾曾是日本领地”的“温情回忆”。   一些“台独”政客甚至跟日本右翼学者长期往来,拿人家的钱,讲人家的话,演人家的戏。   再看更大的图景,美日同盟早就把台海写入“共同安全议题”,日本防卫大臣多次公开说“台海安全与日本直接相关”,2024年美日军演中,甚至安排了“台海有事”时日本基地支援的模拟,说明他们不是“万一要打”,而是“准备真打”。   为什么日本这么上心?因为他们70%的能源运输要走台海,一旦台湾“变天”,他们就能控制这条命脉,这不是同情台湾,而是为了自己命根子。   台海关系为什么愈演愈烈?表面上看是岛内政客鼓噪、外部势力搅局,但更深一层,是认同的撕裂。而这把“剪刀”,正是日本当年和现在共同打造的。   从李登辉到蔡英文,台当局不断压缩中华历史课纲,2019年推行的“108课纲”,公然美化日本殖民为“现代化推动力”,连台湾光复纪念日都被冷处理,《台湾光复纪念歌》也从教材中消失。这不是忘记历史,是有意“删改记忆”。   更讽刺的是李登辉还说“钓鱼岛属于日本”,这已经不是“亲日”,而是“认贼作父”。而日本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台独阵营却“心领神会”,这早已不是文化认同问题,而是政治投靠。   美国的干预更多是现实主义,卖武器、搞战略平衡,一旦局势不利,说不定会“弃子保帅”。但日本不一样,它是带着殖民情结和地缘利益双重动机,介入更深、时间更久、方式更隐蔽。   台湾光复那天是1945年10月25日,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产物,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结论,不是哪个国家“施舍”的结果,历史上早已盖了章,现在却有人想拿橡皮擦轻轻一抹,就改了结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破解日本的策略,不能只靠喊口号,得靠硬核手段,一方面用《反分裂国家法》立规矩,另一方面也要在舆论和文化上“还历史真相”。   比如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不仅是纪念日,更是教育课,要让台湾年轻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未来要往哪里去。   由此可见日本的“狡猾”,就在于它不是用枪炮,而是用历史包袱、文化渗透和战略投机一起下手,但话说回来,台湾问题是因为民族弱乱而产生的,终究也会因为民族复兴而解决。   参考资料: 台湾问题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2020年01月03日 人民网 日本勿在台湾问题上充当美国遏华政策的马前卒 2021-07-06 中国网

评论列表

江南风
江南风 1
2025-11-22 22:05
台湾被日本占领了50年,政治、文化、人的思想被奴化了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