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从硅谷高管层到普通职场,从政府政策到民间情绪,印度人突然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美国政府今年九月出台了新的签证政策,专门针对那些高技术工作签证,要求新申请的人必须额外支付十万美元费用,还明确以后要优先给高薪的人才发签证,低薪的就往后排。     要知道,以前申请这类签证的主力军就是印度裔,他们大多在科技公司做技术工作,薪资虽然不低但也算不上顶尖,这个新政策一出来,相当于直接提高了印度裔进入美国职场的门槛。     不光是美国,欧洲经合组织今年十一月的移民报告显示,很多欧洲国家都在削减移民数量,尤其是临时劳务移民的政策越来越严,有的提高了技能准入标准,有的还限制了移民的家庭团聚权利,而印度正是欧洲劳务移民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这些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本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自然要先照顾本国人的工作机会。     以前敞开大门吸引印度人才,是因为当时需要廉价又好用的技术劳动力,现在本土就业市场紧张,自然要收紧政策,这就给人一种“反印度”的感觉。     硅谷可是印度裔曾经的大本营,以前硅谷的科技公司里印度裔高管一抓一大把,大家都觉得印度裔英语好、懂技术、还能吃苦,性价比特别高。     但最近这种情况开始变了,顶级风投公司红杉资本刚换了管理层,之前的掌门人辞职,接任的是两位本土背景的高管。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换帅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之前的投资策略不满意,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过于谨慎,而新管理层更懂本土市场和技术趋势。     这背后反映的是硅谷对印度裔管理层的态度变化,以前印度裔高管擅长执行和成本控制,正好契合科技公司扩张期的需求,但现在科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需要的是能引领创新、贴合本土市场的领导者,印度裔高管在文化认同和本土资源整合上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而且随着印度裔在硅谷的数量越来越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出现了拉帮结派的情况,这让公司管理层和本土员工都产生了不满,慢慢就形成了抵触情绪。     更重要的是,印度本土的科技公司发展起来了,像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的报告显示,印度科技产业收入很快就要突破三千亿美元,其中六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美国市场。     这些印度公司直接和硅谷的科技公司抢生意,它们的服务价格更低,自然让美国本土企业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商业竞争也间接影响到了硅谷对印度裔的态度。     职场层面的竞争更是直接点燃了反印度情绪的导火索。     以前印度裔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能填补欧美职场的技能缺口,尤其是在IT服务、医疗等领域。     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欧美国家的外籍医生和护士里,印度裔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印度专业人才弥补了欧美医疗体系的人力不足。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印度裔人才在欧美职场的占比越来越高,很多岗位从基层到管理层都有大量印度裔,挤压了本地人的晋升空间。     比如在科技公司的技术部门,印度裔工程师越来越多,本地人想升职变得越来越难。     另一方面,远程工作的普及让印度本土的人才可以直接为欧美公司服务,不用移民就能抢工作,这让本地职场人的危机感更强了。     举个例子,以前欧美公司做IT外包,可能会雇佣本地的印度裔,现在直接把项目交给印度本土的公司,成本更低,这就导致本地相关岗位减少,本地人自然会把怨气撒在印度裔身上。     而且印度裔在工作中比较抱团,喜欢提拔自己人,这种职场文化让非印度裔员工觉得不公平,矛盾越积越多,民间的反印度情绪也就跟着升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