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郑州75岁老人“悬赏”寻干女儿:房产、40万、月薪3000,亲生女儿为何成“局外

郑州75岁老人“悬赏”寻干女儿:房产、40万、月薪3000,亲生女儿为何成“局外人”? 家人们,刷到个离谱又心酸的新闻!郑州一位75岁的马阿姨,最近竟在网上公开“招聘”干女儿——承诺送一套房、40万财产,每月还发3000元工资! 条件只有一个:真心照顾她的晚年。这操作乍一看像“天上掉馅饼”,可细扒背后原因,真是五味杂陈。 为啥亲爹亲妈的钱,不给亲闺女? 马阿姨其实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外地,直接放话“断绝关系,财产我也不要”;二女儿40多岁,是精神残疾人士,靠低保过活,连自己都顾不好。老人说,大女儿突然不管她了,问原因也说不清;二女儿更没法指望。 现在她身体差,哮喘常年不断药,走路100米都费劲,家里乱得没法收拾,“怕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倒在路上都没人管”。 更扎心的是大女儿的回应。记者联系时,对方直接挂电话,再拨通后吼道:“我没工作,怎么管?她爱找谁找谁,房产是她的,我管不着!”这话听着冷,但评论区有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母女间肯定有解不开的结,不然哪至于此。 这事儿合法吗? 律师说了:能操作,但有风险! 按《民法典》,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能甩锅给“断绝关系”或“放弃继承”。马阿姨的二女儿若被鉴定为无行为能力人,可不担责;但大女儿就算嘴硬,法律上仍有赡养义务。 老人现在想签“遗赠扶养协议”,把财产给干女儿,本质是“以房养老”的变体,法律允许,但必须白纸黑字写清责任,比如照顾标准、财产交付方式,还得公证,不然以后容易扯皮。 网友炸锅:有人毛遂自荐,有人泼冷水。 微博上一堆人留言“我愿意!”,但更多人担心:“干女儿图钱怎么办?”“大女儿以后会不会跳出来争产?” 确实,人性经不起考验——老人要的是真心陪伴,可财产一挂上钩,难免变味。有网友一针见血:“她不是在找继承人,是在找晚年的一份安心。” 说到底,这是孤独的呐喊。 75岁,有儿有女却“老无所依”,只能用房子和钱换一份照顾。这背后,是家庭关系的断裂,也是老龄化社会的缩影。 多少老人物质不缺,缺的是有人问一句“吃了吗”?马阿姨的“悬赏”,看似功利,实则是无奈下的情感呼救。 你怎么看?是支持老人“花钱买陪伴”,还是觉得子女该扛起责任? (文章素材来自潮新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