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超市一年消失 3037 家,你身边有超市闭店吗?为什么干不下去了? 因为租金。 在大型商超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那时候各个片区为了引流,通常会以低价吸引商超入驻,但是由于我国的合同法(现民法典)规定租约最长不得超过20年,所以很多商超到了现在,满打满算,到了要续约的时候。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有很多人的选择不去商超了,但是商超勉强还能活得下去,直到要续约。 而这个时候,很多业主天真的以为,我这片地区这么旺,是因为这个地段真的很旺,而不是因为有这个商超。 在商超和他们商量一个合理的房租的时候,业主们通常都狮子开大口,当商超要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假惺惺的挽留,当商超说那可以降租吗的时候,业主表示不行。 于是商超只好离场,但是通常,当这个商超离场的时,整个商圈就没落下去了,因为还真的有人就是冲着这一片商超才去的那个商圈,但是业主们不懂,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的地段是真的好,殊不知商超发挥的作用。 当商超倒闭的时候,业主很难找到新的人去接手这么大的一片地段,当引流的商超没有了之后,附近的门店也很难活下去了,于是这片地段就没落了。 在电商的冲击下,商超凭借出租收银区的地段,或者原本行政区的片区,来覆盖原本就已经不高的利润。 同时招聘更多的临时工,就是为了商超能活下去。 很多商超其实平时客流量不太多,但是有两个时段是特别能够吸引流量的,一个是春节、一个是中秋节。 通常是春节的时段赚的钱覆盖上半年的全年收入,然后依靠中秋节,再把下半年的利润也挣回来。 其实有很多商超都在自救,例如沃尔玛就不断的更新商超的装潢,让其变得更加的年轻化,并且推出沃集鲜等产品,就是为了挽救现存的商超。 虽然还在闭店,但是也是在衡量了租金和盈利之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每次有商超要离开,都会有一大批人不舍,说这是自己的童年,没想到就这么没了。 时代还是变化得太快了,可能等我女儿长大,我小时候陪伴我长大的商超,不能陪伴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