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是个岛屿,二战后,美国多次表示要把琉球归还蒋介石政府,可蒋介石就是推脱不要,因为原先琉球就是中国的附属国,从这一点来说,蒋介石就是个卖国贼!后来日本就强占了琉球。 琉球这个地方,历史上确实是中国的藩属国,早在明清时期就向中国朝贡,册封制度下的老关系算是比较稳定的。 问题出在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扩张欲望膨胀,1879年直接吞并了琉球,把它改成了冲绳县。这事中国当时也有抗议,但清政府积弱,最后不了了之。 到了二战,日本战败投降,美国接管琉球群岛,设为托管地。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战后日本应归还其通过侵略所取得的所有领土,琉球理论上自然也在这个范畴。 但美国并不打算轻易放手。冷战格局刚形成,美国急需在亚洲有个稳固的军事前哨,琉球的位置正好卡在东亚心脏地带,不管对付苏联还是看着中国大陆都方便。 所以美国虽然嘴上说尊重《开罗宣言》,实际上却在琉球长期驻军,把它变成了“太平洋不沉的航母”。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多次通过外交管道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表达过愿意“归还琉球”的意愿,但蒋介石方面却表现得非常消极。 这里就有意思了。有些人觉得蒋介石这是不想惹事,怕得罪美国,或者是担心接手后麻烦事太多,也有说法认为他根本就没把琉球当回事。 无论哪种解释,结果都很清楚:蒋介石没敢明确接手,琉球就这么被美国继续控制,后来干脆在1972年交还给了日本,变成了现在的冲绳县。 那有人要问,蒋介石为啥不接?其实说到底,权力的天平在美国手上,蒋不是不想接,而是根本没能力接。那时候中国大陆已经建立了新政府,国际社会的承认也逐渐倾向北京。 蒋介石在台湾的地位并不稳固,美国对他更多是利用而不是尊重。就算美国象征性地表示愿意归还琉球,也不可能真心实意地把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交出去。 蒋介石明白这一点,所以干脆就推了。而日本这边,一开始对琉球也不是特别上心,毕竟战后一地鸡毛,国内重建才是重点。 但随着美日关系升温,日本看准了机会,开始默许甚至配合美国在琉球的军事部署,后来干脆就接收了整个琉球群岛。 这个过程没有通过全民公投,也没征求原住民的意见,彻头彻尾是一场政治交易。琉球人从被日本吞并到被美军占领,再到被日本“接收”,一直都没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冲绳,确实就是琉球的大岛。美军基地密布,成了整个日本美军驻地最密集的地方。冲绳的居民一直对美军基地怨气很大,因为基地带来了噪音、污染,还有不少治安问题。 冲绳县政府多次要求减少美军驻军,但日本中央政府基本都是阳奉阴违,因为在美日安保同盟面前,地方政府没多少话语权。 至于琉球原住民的身份问题,这些年也在日本国内形成了讨论。他们的语言文化跟日本本土还是有很大差异,但在日本主流社会中,琉球人往往被边缘化。 他们的历史被模糊,文化被同化,很多年轻一代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琉球后裔。虽然近年有一些文化复兴运动,但人口基数小,声音也不大,所以外界关注度始终不高。 这个话题其实和现在一些国际热点情况有相通之处,比如巴勒斯坦问题。一个地区的归属,不只是地图上画条线那么简单,背后是民族认同、历史记忆和国际博弈的综合体。 琉球问题之所以至今悬而未决,和当年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脱不了关系,而这种安排又是以强权为基础的。蒋介石当年真要争琉球。 可能连台湾都保不住,而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明确主张琉球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种态度的变化其实也反映了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转变。 所以说,蒋介石是不是卖国贼这个结论不能太草率下,要看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他的政治处境。但可以肯定的是,琉球原本是中国的附属国这一历史事实没变。 今天冲绳原住民的困境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表面上看是地理边界纠纷,深层次上是文化认同和国家战略的角力场。谁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决定历史怎么被书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