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消息 泰国对外宣布了 财联社11月11日电,泰国旅游部称今年截至目前外国游客

新消息 泰国对外宣布了 财联社11月11日电,泰国旅游部称今年截至目前外国游客抵达人数为2759万,同比下降7.14%。 核心症结在于边境冲突引发的“蝴蝶效应”,今年8月泰柬边境采访记录显示,乌汶府一家三星酒店老板阿颂表示:“冲突爆发当天,50个中国旅行团订单全退,只能给撤离的难民免费住。”中国新闻网当时证实,冲突波及的七个府,80%团体预订取消,素林府等边境酒店直接关门。 1987年泰缅边境爆发武装冲突,当月外国游客骤降42%,曼谷王朝大饭店连续三个月入住率不足20%,泰国陆军增派一个装甲营驻守边境后,半年内游客量逐步恢复。今年泰柬冲突规模较小,但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游客决策周期大幅缩短。 冲突同时暴露了泰国旅游业的“安全短板”。泰国陆军公布的部署文件显示,冲突初期边境仅部署一个轻步兵营,重武器不足,导致崇尚甘口岸关闭三天才恢复管控。 这种“反应滞后”被西方媒体放大,CNN标题直接点出“泰国边境不安全”,美国国务院随即发布“谨慎前往”的旅行提示,当月美国游客下降11.3%。 内部问题之外,外部“抢客大战”加剧了泰国的困境,越南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越南接待外国游客2400万,同比增9.2%,其中中国游客较去年增加180万。 关键差异体现在政策:越南对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免手续费+最长90天停留”,泰国则于今年4月取消免签政策,恢复2000泰铢签证费,相当于多收400元人民币。 实际案例可佐证这一差异。广州旅行社经理老周表示,今年暑期其推出的“泰国普吉岛5日游”报价4200元,同期“越南岘港+会安5日游”报价3800元且免签证费。“ 同类海岛产品中,游客更倾向选择性价比高的选项,7月我司泰国团退订率达30%,越南团则供不应求。”政策与价格的双重差异,进一步压缩泰国旅游市场空间。 外界认为中国游客减少是主因,但泰国旅游部细分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同比降4.8%,而欧洲游客降了9.7%,美国游客降11.3%。 这背后是全球地缘格局的影响——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经济框架”,鼓励美国公民“优先选择盟友国家旅游”,日本、澳大利亚游客也被分流到菲律宾、关岛等美军基地周边地区。 泰国旅游业抗风险能力弱,根源在于产业结构问题。泰国旅游与体育部的产业报告显示,旅游业占GDP的18%,60%集中在曼谷、普吉等传统景点,边境地区旅游设施依赖“过境游客”。 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泰国迅速推出“乡村旅游”替代方案,今年冲突后仅以降价应对,导致游客持续分流。 军事层面的细节可揭示深层问题。泰柬冲突中,泰国陆军动用的“塔朗”装甲车为上世纪80年代装备,防护力不足,外媒拍摄到车身存在弹孔。 越南近年从俄罗斯采购120辆T-90坦克部署边境,同时配套建设“军事旅游基地”,实现安全保障与旅游开发的结合,今年头10月边境旅游收入增长15%。泰国在安全与旅游融合方面,节奏明显滞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游客量暴跌35%,当时政府迅速与中国合作开通“中泰旅游包机”,推出“泰铢贬值特惠”,并邀请成龙拍摄旅游宣传片,两年内恢复元气。今年面对危机,泰国政府直到10月才宣布对中国游客重启免签,错失暑期黄金旅游档。 国际社会的反应折射出不同态度。俄罗斯塔斯社评论称,泰国“过度依赖单一旅游市场,缺乏安全备份方案”;东盟秘书处担忧,泰国旅游业下滑会影响东盟整体旅游收入,泰国占东盟旅游市场的32%。美国《军事时报》直接指出:“边境安全部署不足,让泰国失去‘安全旅游目的地’标签。” 一组冷门数据值得关注:今年前10月,泰国接待“军事旅游”游客仅12万,同比下降23%。泰国曾是美军“金兰湾基地”重要合作伙伴,每年有大量美军家属和军事爱好者前往旅游。随着美军加强在菲律宾的基地建设,泰国军事旅游资源吸引力下降,这部分高消费群体流失对旅游经济影响显著。 泰国旅游业仍有转机,但需采取强效措施。首先需重建安全信任,泰国陆军已宣布增派两个装甲营驻守泰柬、泰缅边境,同时联合中国警方加强旅游区安保; 其次调整政策,10月重启的免签政策已显成效,当月中国游客环比增长12%;最后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可借鉴越南“军事旅游+海岛度假”模式,挖掘二战时期“滇缅公路”遗址资源。 回望这场游客下降危机,本质是“小国旅游业在大国博弈与区域竞争中的生存考验”。泰国的教训表明,安全是旅游业的核心根基,缺乏安全保障,旅游资源与价格优势难以留存游客; 政策响应滞后、产业创新不足,会在竞争中逐步掉队。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提醒我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安全应置于首位。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 2025-11-11 12:58·财联社官方账号 财联社11月11日电,泰国旅游部称今年截至目前外国游客抵达人数为2759万,同比下降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