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特别提气!人民币杀疯了 2025年11月,人民币国际化连传两大好消息:国际航协宣布人民币加入全球航空结算体系,12月正式上线,南航、厦航已经率先试点,中外航司以后结算不用再绕美元,能降成本还少了汇率风险;同一天俄财长也说,中俄贸易99.1%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美元欧元基本成了“统计误差”。 这俩重磅消息凑在一块儿,简直像给人民币国际化踩了油门,任谁听了都得忍不住喊句“太给力”。可能有人觉得货币结算的事儿离自己太远,实则不然,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重,咱们普通人的生活、企业的经营都会跟着受益,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经济实打实的硬实力支撑。 先说说国际航协这波操作,可不是随便加个结算货币那么简单。要知道,国际航协清算所之前只认七种货币,美元、欧元这些老牌货币长期占主导,全球581家航空公司的结算都得围着它们转,2024年一年的结算金额就高达638亿美元。人民币能挤进去,意味着以后全球航空圈做生意,终于不用再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倒一手”了。南航、厦航率先试点后,国内航司不用再担心美元汇率忽高忽低,今天赚的钱可能因为汇率波动明天就缩水,对接供应商的流程也简化了不少,实实在在能省下真金白银。就连外国航司在中国运营,用人民币结算也更方便,这会吸引更多航司深耕中国市场,咱们以后坐飞机说不定能享受到更实惠的票价、更优质的服务。A股市场上,航空股也跟着走高,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一度涨近2%,足见市场对这一消息的认可。 再看中俄贸易的99.1%本币结算比例,这个数字太有冲击力了,美元欧元成“统计误差”这话一点不夸张。更关键的是,这其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95%,人民币还成了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货币,俄主权财富基金更是把流动性资产都转向了人民币配置。放在几年前,谁能想到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往来能基本抛开美元?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双方的刚需——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收汇更稳定,不用再承受美元波动的风险;对俄罗斯而言,能摆脱西方银行体系的钳制,减轻金融制裁的压力。这种双赢的合作,给其他国家做了个好榜样:原来贸易结算不一定非得看美元脸色。 人民币能“杀疯了”,绝不是运气,而是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现在人民币已经是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里的权重也排第三。央行还跟欧洲央行、巴西、沙特等32个国家和地区签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快到4.5万亿元,基本覆盖了全球主要经济体。这些布局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打得稳稳当当,才有了今天的突破。 对普通人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其实离我们很近。以后出国旅游、留学,换汇可能更方便、手续费更低;国内企业出口生意好做了,就业机会会更多,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我们的生活也会更有保障。对国家而言,这意味着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有了更多话语权,不用再被美元体系“卡脖子”,面对全球经济波动时,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行情 卢布人民币 国际化人民币 海外人民币 人民币经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