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到昨晚为止,所有上市公司的三季报都已经发布完了。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就进入“业绩真空期”——也就是说,暂时没有新的财报数据来“检验”公司好坏了。
这反而给题材股、概念股留出了想象空间,大家可以自由发挥、讲故事、炒预期。
有朋友问我:
“为什么有些公司业绩明明很好、利润大增,股价却大跌?而有些公司还在亏钱,股价却涨停了,比如江特电机、神州高铁这些?”
其实道理很简单:
股票不是看“现在赚不赚钱”,而是看“未来能不能更赚钱”。
它更像是一张“未来的借条”——买的是预期,不是当下。
业绩好但股价跌,往往是因为“没达到大家的预期”。
比如市场预期你赚10个亿,结果你只赚了8个亿,虽然还是赚钱,但“不够好”,资金就会失望离场。
业绩亏损但股价涨,可能是因为“亏得比想象中少”。
比如大家以为你会亏5个亿,结果你只亏了2个亿,甚至还扭亏为盈了——这就叫“利空出尽是利好”,反而被当成好消息。
所以,炒股不能光看“公司赚钱了就买,亏钱就卖”。
如果这么简单,那股市里就没人亏钱了。
当然,如果你买股票是为了长期分红,那一定要选有真业绩、真赚钱的公司。
那些一直亏钱、靠讲故事的股票,连利润都没有,拿什么给你分红?
说到底,每个人来股市的目的不一样:
有人喜欢追热点、炒概念,图个刺激;
有人喜欢稳稳当当,靠分红过日子。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有对错,关键是你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接下来这段时间,市场可能会更“虚”一点——不看业绩,看情绪、看消息、看谁的故事讲得更动人。
大家可以参与,但别太当真,更别重仓押宝。
记住:预期能让你飞上天,也能让你摔下来。
保持清醒,控制仓位,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