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温州,一女子花费826元在网上购买了1克的小金豆,谁知经过检测后,这颗金豆的含金量竟然为0,主要成分是锌和铜,网友:这哪是金豆,这分明是金“逗”![ok] 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枚“金豆”完全不含黄金成分,其主要由锌和铜构成,其中大多数为锌,以当前金属价格计算,其原材料成本极低,与支付的价格相差巨大,当消费者试图联系商家时,发现该网店已无法搜寻,疑似关闭。 当前金价处于高位,定期购买小克重黄金成为不少年轻人青睐的储蓄方式,然而此事件也揭示了线上平台购买贵金属潜在的风险。 有意网购黄金的消费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以规避风险,优先选择信誉良好、提供品牌授权并支持前往正规检测机构复检的商家,交易完成后务必保留完整的购买记录和沟通凭证。 收到商品后建议尽快通过专业手段进行检测验证,若不幸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官方渠道发起投诉,并可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整个过程注意保存好商品照片、开箱视频、检测报告等关键证据。 看了这个网购金豆的新闻,评论区简直成了大型维权现场和智商税交流区,不少网友直呼“防不胜防”,分享起自己的类似经历。 “现在的骗子也太精了,页面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还承诺复检,结果店都没了!” “我买过所谓999足金的小金条,结果检测是镀金,里面包着银。” “现在只敢在几个大品牌的官方旗舰店买,虽然贵一点但放心。” “收货第一件事就是录开箱视频,直接拿去附近的金店用火枪测,假的当场退货。” 也有网友调侃道:“这哪是金豆,这是智商测试豆啊!不过说真的这造假成本也太低了,这种调侃背后是对消费环境深深的担忧。” “也有理性声音指出:其实金价很透明,远低于市价的肯定有问题,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平台监管责任不能推卸,这种一锤子买卖的店铺审核应该更严格。” 从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关注的已经不仅是单个案例,更是普遍存在的网购信任危机,消费者需要自己练就火眼金睛,也期待平台和监管部门能建立更有效的保障机制。 您是否有过类似的网购经历?在选择贵金属或其他高价值商品时,您有哪些辨别真伪或筛选靠谱商家的实用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