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25年冬,郭松龄反张作霖失败被杀后,郭家财产被如数查封,郭家住在沈阳大东关北

1925年冬,郭松龄反张作霖失败被杀后,郭家财产被如数查封,郭家住在沈阳大东关北簸箕胡同,家中只有年已古稀的二老,门口有两个宪兵游动监视,所有家族亲友以及同仁、部下等都裹足不前,没人敢到郭家中慰问二老。[无辜笑]   郭松龄早年接受军事教育,24岁考入陆军速成学堂,后进入北京陆军大学,他曾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并在家乡组织起义,护法运动失败后,他前往东北加入奉系军队。   在奉系期间他展现出军事才能,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多次立功,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他指挥东路第二梯队击退吴佩孚部队,获得奉军高层赏识。   1925年他发现自己晋升受阻,而同僚中有人被任命为地方大员,同年他在日本观摩演习时得知张作霖与日本签订密约的消息,这促使他决定起兵反奉。   返回奉天后他联合冯玉祥和李景林等人,以兵谏名义起事,要求张作霖下野,由张学良接掌权力,当时奉军内部力量分散,姜登选部被孙传芳驱逐,张宗昌暗中独立,李景林与郭松龄结盟,吴俊升部队则驻守后方。   11月他部队从山海关出击,先后攻占锦州和辽西重镇,逼近奉天,但战局很快变化,部分士兵发现对面是张学良指挥的部队,军心出现动摇,许多士兵因担忧家人而士气低落。   在巨流河一带他部队进攻受阻,他多次下令推进未果,便亲自率军官上前线指挥,此时吴俊升的骑兵部队突破防线,导致郭军溃败。   兵败后他与妻子韩淑秀试图逃亡,但在途中被俘并遭枪决,张作霖下令将遗体在奉天体育场公开示众,后经张作霖五夫人张寿懿安排,移至珠林寺暂存。   郭松龄反奉失败导致奉军精锐受损,削弱了东北的防御能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作霖的灵柩也被移至珠林寺,与郭松龄夫妇棺木并放六年。   郭松龄的身后评价不一,有人批评他背叛恩主,也有人赞其为国牺牲,他的旧部认为他善于用人且顾全大局,1952年郭松龄夫妇遗骸正式安葬于沈阳浑南区龙泉古园。   这段历史反映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复杂性,将领的选择往往受个人理想与局势制约,郭松龄的经历成为研究东北近代史的重要案例。   网友们感慨万千: “郭松龄要是能成功,东北可能就不会被日本那么快占领了,可惜啊,历史没有如果。”   “张作霖对郭松龄确实不够厚道,战功那么多不给升职,换谁都得反。”   “说来说去还是内部斗争,老张和小郭都没错,错的是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   “最惨的是老百姓,他们打来打去,最后受苦的还是平民”“郭松龄夫妇的遗体放了27年才下葬,真是令人唏嘘。”   “听说郭松龄治军很严,但对士兵不错,是个好将领。”   “其实张学良也很为难一边是老师一边是父亲。”   “五夫人张寿懿是个明白人,还能暗中帮助对手收尸。”   “读历史就会发现,成王败寇,赢了就是英雄,输了就是叛将。”   大家觉得郭松龄到底算是爱国将领还是叛徒呢?   官方信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