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标签: 苏联红军

康石|东北抗联在三江(第四十集)《远东铁骑 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

康石|东北抗联在三江(第四十集)《远东铁骑 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

8月1日,抗联教导旅正式成立,同时宣布授予苏军番号"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旅"(也称"中国旅"),周保中任旅长、张寿钱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副参谋长,教导旅共有1500人。抗联教导旅名义上列入苏联远东军序列所需武器...
毛主席的五大遗憾:第一:没有活到100岁毛主席生前曾说:“七十三,八十四

毛主席的五大遗憾:第一:没有活到100岁毛主席生前曾说:“七十三,八十四

毛主席的五大遗憾:第一:没有活到100岁毛主席生前曾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多次和亲友说,按照老传统,如果可以活到这两个年纪,就能活到一百岁。其实毛主席的身体一直很好,除了在长征期间得过一次严重的疟疾,后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病,只有在晚年做过白内障手术。他还和卫士说,他在长沙读书时,就会用冷水洗澡,冬天也如此。毛主席还惯用意志力来和病魔作斗争,小女儿李讷读书期间生病时,毛主席给女儿写信就说,要靠意志对抗病魔。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他逝世前一天,依然在坚持不懈地看书批阅文件。遗憾的是,他逝世那年,正好是83岁。如果真的撑过84岁,或许真能活到100岁。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坚持要把毛主席的遗体保存下来,供后人瞻仰。第二:梦想是老师,但是当了革命家1918年6月,毛泽东拿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这所学校以教学质量著称,毛泽东在这里学习、生活了5年。毕业后,一系列实际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下一步该怎么办?到哪里去?去做什么?此时,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伦理课教师杨昌济从北京来信,鼓励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到北京去,并希望毛泽东能进入北京大学继续学习。1936年7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感慨地谈及自己年轻时想当一名“教师”的愿望。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毛泽东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教育才华和对知识传播的热情。然而,自从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革命的事业中,终日为革命而奔波。他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尽管革命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教书育人”的课堂,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第三:自己亲手创办的《湘江评论》被查封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正式出版,毛泽东为这份刊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他希望通过《湘江评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湘江评论》发表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和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如“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这些文字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然而,面对《湘江评论》所引发的革命风潮,反动军阀张敬尧惶恐不安。8月间,张敬尧下令查封了《湘江评论》,此时刊物仅仅刊发了4期,就不幸“夭折”。对于张敬尧的野蛮行径,毛泽东既感到痛心,又感到惋惜和遗憾。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迅速改变斗争策略,组织成立了“学生周刊联合会”,继续领导着反对张敬尧的斗争。第四: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毛泽东的父母对他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革命事业的需要,他长期在外奔波,无法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患淋巴腺炎,他曾回去接母亲到长沙治病,可送母亲回去不到两个月,母亲就病逝了。当时,韶山不通车,毛泽东接到消息后,带着小弟泽覃走了一天一夜的崎岖山路,赶回韶山时,母亲已过世两天,按照当地习惯,母亲早已入棺。毛泽东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1920年1月,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也因病去世,而此时毛泽东正在北京,同样没有能够赶回来送别父亲。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韶山冲,第二天一早,他独自走到自家后山看望父母的墓地。他久久地站在墓前,默默无语,当工作人员送上用松枝扎好的花环时,他弯下腰轻轻将花环放在坟茔上,恭恭敬敬地鞠了3个躬。面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关于是否修坟的询问,毛泽东流露出遗憾的神情说:“父亲去世时我正在北京,没有能够赶回来……”第五:失去了大儿子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是他和杨开慧的长子。毛岸英自幼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波折,早年曾在上海等地流浪,后来被党组织找到并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毛岸英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军事训练,还曾随苏联红军参加过卫国战争,为抗击法西斯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回到祖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然而,在1950年11月25日,美军空袭志愿军总部,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岁。毛主席得知这个噩耗后,内心无比悲痛。毛岸英的牺牲,对于毛主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失去了自己疼爱的大儿子,这也是他人生中难以释怀的遗憾之一。
1918到1943年苏联红军军衔历史详解

1918到1943年苏联红军军衔历史详解

11月20日首批五人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红军总参谋长叶戈罗夫,和三名高级指挥官布柳赫尔,布琼尼和图哈切夫斯基。从左到右:一级集团军司令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一级集团军司令谢苗·...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盘踞于此的日本关东军予以痛击。在中国军民的协同配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盘踞于此的日本关东军予以痛击。在中国军民的协同配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将军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将军

1941年,二战期间,苏联。这是一名正在准备进攻苏军的德军士兵,口中咬着一排闪着

1941年,二战期间,苏联。这是一名正在准备进攻苏军的德军士兵,口中咬着一排闪着

1941年,二战期间,苏联。这是一名正在准备进攻苏军的德军士兵,口中咬着一排闪着冷冽光芒的子弹,看他的动作应该是往枪膛里压填子弹。目测子弹长度有10几公分, 二战时期德军的武器装备先进程度名列世界前茅,其中包括瓦尔特...
老照片 训练中的苏军坦克部队 北约国家的噩梦

老照片 训练中的苏军坦克部队 北约国家的噩梦

80年代末期,苏联陆军第10坦克师作为苏军重要的装甲突击力量,其训练体系正处于冷战末期军事变革的关键节点。该师的日常训练严格遵循苏军"最大程度接近实战"的原则,冬季训练从每年12月持续至次年4月,装甲车辆在零下30度的...
1941年,一个身材矮小的木匠加入了苏联红军,任火头兵,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

1941年,一个身材矮小的木匠加入了苏联红军,任火头兵,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迫击炮手能1分钟打出20~30发炮弹,给冲锋的步兵前方制造出了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迫击炮手能1分钟打出20~30发炮弹,给冲锋的步兵前方制造出了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迫击炮手能1分钟打出20~30发炮弹,给冲锋的步兵前方制造出了一堵永不停歇的火墙。哪怕炮底钣座都打的完全陷入土中,炮管都埋进去,但只要能发射,就得不停的打,只要打到一个大概范围就行。可以说这一招...
二战老照片 克里米亚战役中被德军俘虏的苏军战俘

二战老照片 克里米亚战役中被德军俘虏的苏军战俘

1942年克里米亚,被德军俘虏的苏军士兵,还受了伤,手上打着绷带。1942年的克里米亚半岛笼罩在战争的...当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国第11集团军以钳形攻势突破苏联克里米亚方面军的防线时,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惊人的围歼战在此上演。...
哪怕没有大清洗,苏军也会被德军教做人,毕竟苏军从上到下都只会炮兵轰完步兵冲这一套

哪怕没有大清洗,苏军也会被德军教做人,毕竟苏军从上到下都只会炮兵轰完步兵冲这一套

哪怕没有大清洗,苏军也会被德军教做人,毕竟苏军从上到下都只会炮兵轰完步兵冲这一套战术,步坦协同这个战术只有少数几支部队会。之所以能在诺门罕碾压日军,是因为日军也只会炮兵轰完步兵冲这一套战术。只不过苏军投入的火炮...
二战德国鼠式坦克:一辆顶一个连,苏军火炮无效,为何不列装?

二战德国鼠式坦克:一辆顶一个连,苏军火炮无效,为何不列装?

1945年,柏林的废墟中,苏军士兵第一次看见了它。一头庞然大物,厚重钢板反射着寒光,履带宽逾常规,炮塔硕大如碉堡。它的存在,震撼了整个苏军装甲部队,连装甲...1941年6月,德军发起了“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的人力基本已经接近枯竭,就差一点就被德军给耗干了。因此哪怕库尔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的人力基本已经接近枯竭,就差一点就被德军给耗干了。因此哪怕库尔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的人力基本已经接近枯竭,就差一点就被德军给耗干了。因此哪怕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军将领一致认为,只要再打掉一波,苏军就没多少人当兵了。毕竟库尔...如果再算上平民死亡,苏联一共永久损失了2700余万人
投降后不用缴械吗?1945年4月底至5月初,因害怕投降后遭到苏联红军报复,在柏

投降后不用缴械吗?1945年4月底至5月初,因害怕投降后遭到苏联红军报复,在柏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能越打越强主要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41年送了数百万人头当学费后

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能越打越强主要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41年送了数百万人头当学费后,学会了如何撤退保存有生力量。毕竟在德军闪电战出来前,欧洲各大军队都强调战斗精神,推崇死战不退。然后就被德军突破防线各种包饺子,一个...
冬季迷彩下的战场观测:1944年苏军气球部队的现场记录

冬季迷彩下的战场观测:1944年苏军气球部队的现场记录

列宁格勒前线的苏军放飞一个观测气球,1944年2月拍摄于卢加以南。这些人员和设备应该隶属于苏军第一航空炮兵观测师,照片前方可见涂有冬季迷彩的BA-20装甲车和卡车。观测气球已充气,但被很多绳索拉住,观测人员已进入下方的...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将军却一口回绝:“军人只有战死沙场,没有所谓的被俘!随后,年近60岁的他,端起枪就冲了上去,看着这一幕后,德军士气大增,到最后居然有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