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在美投资受辱后,韩国痛下决心,对华提出一个罕见要求,请中方务必满足 韩国这阵子

在美投资受辱后,韩国痛下决心,对华提出一个罕见要求,请中方务必满足 韩国这阵子算是把 “盟友靠不住” 的滋味尝得明明白白,李在明政府一边捂着在美国摔得生疼的膝盖,一边硬着头皮往中国这边递橄榄枝,说到底都是被现实逼的 —— 毕竟真金白银砸进去,换回来的不是盟友扶持,倒是一顿结结实实的 “卡脖子”,换谁都得琢磨换条路走。 先说美国给韩国上的这堂 “盟友课” 有多狠。9 月初那起 317 名韩国技术人员被美国粗暴拘捕的事,简直把 “羞辱” 二字写在了脸上。 这些工人明明持着合法的 B-1 商务签证赴美,去现代 - LG 电池工厂的建设现场参加培训,结果美国 400 名联邦和州执法人员带着直升机、无人机搞突袭,场面比军事行动还夸张。 李在明气得直呼公民权利被不正当侵犯,可对着美国这位 “老大哥”,除了骂几句实在没别的辙。 这口气还没顺过来,韩国就被美国的 “收割操作” 逼到了谈判桌前。 先是国务总理金民锡直接放话,美国要是不解决赴美务工韩国人的签证问题,韩美之间那笔 3500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压根别想有 “实质性进展”。 更糟的是,美国嘴上喊着用《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吸引韩企,转头就用签证卡人、用技术审查施压。三星原本计划向得州芯片厂派遣技术团队调试 170 亿美元的 3nm 生产线,硬是因为这事儿紧急暂停。 难怪《朝鲜日报》民调里 78% 的韩国民众觉得美国 “背叛了投资伙伴”,资本市场更是用脚投票,韩国对美直接投资意向指数单周跌了 19 点,创下 2008 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边人身受辱、技术被扒,经济上又被盟友抄了底。韩国石化产业本来就处在低谷,结果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跳出来高调宣布 “大规模投资”,明眼人都看出来是趁火打劫低位切入。 要知道石化可是韩国的经济命脉之一,之前韩国企业真金白银砸进去建产能,如今却成了美企眼中的肥肉,雪佛龙借着持股 50% 的 GS 加德士加码布局,等于轻轻松松就想攥住韩国的产业命门。 这还不算完,特朗普上台后又搞对等关税,简直是把韩国往绝路上逼。一边是真金白银投进去打水漂,一边是盟友下手比外人还狠,李在明政府这口气要是能咽下去才怪。 也正是这一连串闷棍,打醒了抱着 “美韩同盟” 幻想的李在明,痛下决心要换条路走 —— 转头就把橄榄枝抛给了中国,不仅悄悄派团对接合作,更在 9 月中旬韩外长访华时,干脆把话说透。 直接抛出三大核心要求:邀请中方出席韩国主办的 APEC 峰会,借中国的影响力撑场面、塑 “中等强国” 形象;呼吁中方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作用,帮其破解自身无力应对的半岛安全困境;还要争取中国在贸易上的支持,缓解美国关税与产业政策带来的压力,依托中韩经贸纽带突围。 这波操作其实早有铺垫,8 月底李在明自己去美国见特朗普,转头就派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带着亲笔信访华,这位 “中国通” 特使团一天之内见了中国多位高层,连商务部都特意对接,说白了就是奔着把这三大诉求落地来的。 就在跟美国掰扯签证问题的同时,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已经用实际行动推进对华诉求,派出第一次官文慎鹤带队的高级代表团直奔中国,一头扎进了与央地政府的合作谈判里 。 文慎鹤带队过来,显然是盯上了东北的产业互补性:长春的汽车、轨道客车产业基础,正好能跟韩国的汽车零部件技术对上;黑龙江的新能源资源,又能承接韩国企业的太阳能、风能项目;连农业领域都能搭上线,吉林的人参、玉米能跟韩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合作搞精深加工。 再加上 RCEP 生效后,韩国的电子产品、化工品出口到东北再转销,能享受到更低的关税,这比在美国看脸色拿补贴划算多了,也正好帮韩国缓解了美国关税施压的困境。 至于另外两个诉求,同样是韩国的迫不得已。邀请中方去 APEC 太好理解了,没有中国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撑场面,韩国办的峰会就是自嗨,更别说借着主场外交立 “中等强国” 人设、分摊美国压力了 —— 毕竟在美国那受了气,要是能拉着中国这个重量级伙伴站台,也能让韩国在国际上找回点面子。 而朝核问题上求中国出手,更是韩国的无奈之举:美国的核航母威慑没用,朝鲜有俄罗斯撑腰根本不怂,韩国自己搞不定,就想拉中国进来帮忙施压,这算盘打得叮当响,摆明了是想甩锅给能镇住场子的中国。 李在明政府也是真豁出去了,为了让中国答应这三大诉求,居然罕见地骂起了美国,说美国不再是能好好合作的盟友,这等于把 “受辱” 的底牌亮给了中国看。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确实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 “安美经中” 的老路子走不通了,美国都开始明着抢了,韩国再不换路,真要被盟友榨干了。 中韩经贸这根 “压舱石”,现在成了李在明政府实现三大诉求、摆脱困境的救命稻草,至于要求能不能被满足,就得看韩国接下来有没有实打实的诚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