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号?中国前首富全球资产正被彻底清算对许家印的“追索”又进了一步。最近,香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10-07 17:37:48

什么信号?中国前首富全球资产正被彻底清算

对许家印的 “追索”又进了一步。

最近,香港高等法院作出历史性裁决:对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的 全球资产实施接管, 并 冻结其名下逾 77亿美元资产。

之所以说 “历史性”,是因为对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已开始 由公司清盘转到个人资产的接管。

接管范围覆盖 许家印直接持有的财产及其通过复杂网络控制的离岸资产。

据报道,许家印及其家族资产遍及全球,分布在包括但不限于英国、加拿大等地。除豪宅豪车、私人飞机外,许家印及其家族还持有大量离岸公司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

恒大集团的清盘进程 始于 2024年1月29日。 香港高等法院委任安迈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杜艾迪及黄咏诗 为共同清盘人。

但清盘了 18个月后, 境外资产仅变现 2.55亿美元, 其中,中国恒大直接持有资产的可变现额度,仅有 1100万美元。而恒大集团 总负债高达 2.4万亿元人民币, 债务与资产比例悬殊使得债权人追偿希望渺茫。

2025年4月,清盘中的中国恒大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 委任清盘人作为许家印全部资产的接管人。

法院要求许家印披露其价值在 5万港元及以上的全部资产,但许家印根本 没有遵守资产披露令, 这被法院认定为 “公然蔑视司法程序”。

9月16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最终支持清盘中的中国恒大诉请,判令由清盘人黄咏诗、杜艾迪作为接管人,接管许家印资产。

至此,恒大 清盘人 角色发生转变,变成了 资产接管人。

这一裁决意味着 许家印的私人资产首次被全面穿透清算, 其通过 离岸公司、家族信托乃至 “技术性离婚” 等手段构筑的财富屏障被彻底击穿。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同样被纳入资产追索范围。

许家印与前妻丁玉梅于 2021年办理离婚,并将价值427亿元的资产转移至丁玉梅名下。法院调查发现 离婚协议存在 “避债动机”, 英国法院随后冻结其名下价值 600亿港元资产并限制每月消费不超过2万英镑。

而且,许家印早于 1995年即在香港设立安基集团, 恒大分红通过境外控股公司流入许家印家族口袋, 仅上市以来其个人分红超 500亿元。例如,其子许腾鹤名下200亿港元信托、丁玉梅通过5家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在伦敦购房4980万英镑,均试图规避追索。

此案还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是法院裁定将许家印通过离岸信托持有的资产一并纳入接管范围, 彻底击碎了 "海外信托绝对安全"的幻想。

香港法院主要依据了两个关键的法律原则来 “穿透” 许家印家族 信托的合法外表。

一是欺诈性转移原则。

法院审查的关键在于 资产注入信托的 “时间点” : ·如果委托人在注入资产时,已经资不抵债或濒临资不抵债,或者该行为导致其无力偿还已知债务,那么该转移行为就被视为具有“欺诈债权人”的意图。

2017年,当时的许家印以290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 当时就开始 系统性财务造假, 并在此后仍进行巨额分红。 2019年至2020年,恒大地产累计虚增收入5641.46亿元,虚增利润920.11亿元。许家印作为实际控制人,在此背景下将个人资产注入信托,其动机被法院认定为 在债务 “暴雷”前转移资产,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

二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许家印 过度保留了信托的控制权,而且信托人与委托人具有高度一致性。 这样,法院可能认定该信托是 “虚假信托” 或 “委托人的延伸”,就是你不能 一边欠着巨债,一边用信托为自己和家人保留巨额财富。

总而言之,这 77亿美元追索行动不仅关乎债权人利益,更成为 界定资本权力与社会责任 的历史标尺。司法裁决不仅追求债务清偿,更旨在 矫正扭曲的企业家精神。

这场拖了 数 年的恒大危机,现在总算看到收尾的 迹象。许家印 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却将其与个人能力画上等号,而不知遏制自己的欲望。

资本的游戏可以结束,但正义的清算永不谢幕。

0 阅读:71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