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安门的屋顶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盒.... 天安门城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本是皇城正门,经历五百多年风吹雨打,到1960年代已经问题一大堆。1966年河北邢台7.2级地震波及北京,城楼晃荡几下,专家检查后傻眼了。木梁柱腐朽变形,屋顶漏水严重,主梁内部空洞长达10米。要是再来震动,整座楼随时塌。中央觉得不能拖,周恩来拍板重建,还得赶在1970年五一庆典前完工。工程叫天字第一号,保密级别高,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抽调五百多人,6天内搭起37米高大棚,用苇席和杉蒿围严实,挡风雪也防人看。棚内通暖气,工人干活出汗,外面路人以为就是普通维修。 重建从1969年12月15日开工,到1970年4月7日结束,总共112天。高峰时2700多人干活,全国21省216部门帮忙。没原始图纸,工人用皮尺手工测绘每根斗拱角度和瓦当纹样。加强抗震,设计师把屋顶坡度调陡,斗拱放大,用进口非洲加蓬木材换掉旧朽木。加工菱花格扇,本来手工几天一件,新机器一天百件,效率高多了。贴金箔用掉6公斤,薄片万分之一毫米厚。城楼比旧的高87厘米,是因为修正了三百多年沉降,恢复明初样子。 拆屋顶是关键一步,姚来泉带队,从两侧数琉璃瓦向中间推进。剩下5块时,他亲自撬正中央瓦,下方现出金丝楠木宝盒,密封好好的。盒子撬开,金光闪闪,里面有拇指大红宝石、金元宝、朱砂包,还有黄豆黑豆高粱谷子玉米拼的五彩粮。这些是明清工匠放的镇楼之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宝盒上报后上交国家,原处换汉白玉石,高17厘米宽12厘米厚3厘米,刻着1970年1-3月重建字样。这发现让大家明白,古人建楼有讲究,现代重建也得尊重历史。 工程中还有小插曲,有人想铲掉屋脊龙形吻兽,换成革命圣地图案,琉璃瓦厂都试制样品了。周恩来闻讯叫停,说龙是中华民族图腾,必须原样保留。只在内部彩绘把金龙纹改成西番莲,吻兽继续盘在飞檐上。这决定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避免盲目改动。悬挂国徽时,用经纬仪调试8小时,确保中心对准北京南北轴线。姚来泉看到国徽背面有6名工人铅笔签名,用湿布擦淡笔迹,那些工人说想留念想,他认可但强调国徽属于全体人民,不留私名。 周恩来1898年生于江苏淮安,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广州等地组织工作。1927年后领导起义,在中央苏区任职。1935年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参与长征。抗日时期在重庆主持南方局,推动统一战线。解放战争协助指挥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总理兼外交部长,管外交经济等多项事。邢台地震后,他指示检查天安门,发现问题后批准重建方案,多次过问进度,1970年3月11日还登楼视察,确保外观不变结构稳固。 姚来泉是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木工,早年学手艺,1950年代入职,经验丰富。参与过多项维修,1969年抽调进重建队,负责拆旧结构。在屋顶拆瓦时带队发现宝盒,处理上报。后来继续安装石块和国徽工作。工程完工后,他回原单位干建筑活。他的经历显示普通工人对国家工程的贡献,靠实际技能支撑大项目。 重建后,天安门城楼外观朱墙金瓦,内部藏钢筋和电梯,抗震能力强。它见证明清更迭、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现在继续站稳。工程花了112天,体现那个时代效率和集体力量。宝盒发现提醒人们,历史建筑有文化内涵,不能随意丢弃。悬挂国徽的精准,显示对国家象征的严肃。整个过程没出大乱子,顺利赶上庆典。
1969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安
混沌于浮云
2025-10-05 23:49: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