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

瑶音凝碧霄 2025-10-05 00:21:30

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竟然都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件事 各大机场的海关人员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批泰国游客涌入中国,但他们的行李却出奇地少。 按理说,跨国旅游的游客通常会携带大量行李,准备在异国他乡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然而这些泰国游客却轻装上阵,仿佛只是来办一件急事就走。 更让人困惑的是,当地导游们纷纷反映,这些泰国游客对中国的名胜古迹毫无兴趣。 长城不去,故宫不看,就连享誉世界的中国美食也视而不见。他们下了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各大商场,目标明确,行动迅速。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就有超过30万泰国人以这种方式旅游中国,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原来,这30万泰国游客的共同目标,竟然是一个名叫"布布的玩偶。 这个长着圆润身体、露出一嘴小尖牙的呲牙小精灵,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潮玩产品,摇身一变成为风靡全球的顶流IP。 在中国,一个拉布布盲盒的售价不过百元左右,但到了泰国,价格却被炒到了上千元。 巨大的价差催生了一条特殊的代购产业链,无数泰国人宁愿花费机票钱亲自来华采购,也不愿在本国支付高昂的溢价。 泰国对拉布布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这股风潮最初由一位泰国女团成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拉布布收藏而引发,随后迅速蔓延至整个泰国社会。 从普通百姓到明星艺人,从学生群体到上班族,人人都以拥有一只拉布布为荣,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泰国公主也对这个小精灵爱不释手,经常在公开场合携带拉布布玩偶。 泰国文旅局更是慧眼识珠,直接邀请拉布布担任泰国的文旅大使,从官方层面认证了它的特殊地位。 在泰国年轻人眼中,拉布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成为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标志。 面对汹涌而来的泰国顾客,中国商家们也开始了一场泰式转型,泡泡玛特的各大门店纷纷为员工开设泰语培训课程,要求店员们掌握基础的泰语交流和泰国礼仪。 一些商场甚至推出了专门的泰国顾客接待流程,配备泰语导购,提供退税便利服务。 更有甚者,一些旅行社看准商机,直接开通了拉布布专线,将泡泡玛特门店列为必游景点,带领泰国游客进行扫货之旅。 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人独特的文化心理需求,拉布布盲盒的抽取机制暗合了人类的赌博心理。 打开盒子那一刻的期待与惊喜,成为了现代人释放压力的重要出口,而拉布布独特的丑萌形象。 圆润可爱的外表配上略显叛逆的小尖牙,这种矛盾性恰恰击中了当代审美的要害,在社交媒体时代,拥有一只稀有款拉布布。 更是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是他们在朋友圈中彰显品味和运气的重要工具,从更深层次来看,拉布布现象标志着中国IP走向国际化的新阶段。 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中国制造,为国外品牌代工生产,如今,我们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型,用自己的创意征服世界。 拉布布的成功,展现了中国软实力输出的新模式,不再是刻板的文化符号,而是真正触动人心的潮流产品。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拉布布之后,下一个征服世界的中国IP会是什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春天,或许才刚刚开始。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拉布布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不是每个IP都能复制这样的奇迹。 但它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创造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有能力、有机会在全球文创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30万泰国游客的扫货之旅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玩偶的商业成功,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一个时代变迁的注脚。 当越来越多的拉布布走向世界时,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将随之远播,这个呲牙咧嘴的小精灵,或许正在开启中国文创产业的新纪元。 来源:澎湃新闻从曼谷飞上海就为这个?火到国外!外国游客挤爆南京路旗舰店,“顺便看一看外滩”

0 阅读:0
瑶音凝碧霄

瑶音凝碧霄

瑶音凝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