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生产商破产!美军蒸汽弹射器岌岌可危,今后有问题只能指望中企了。 据综合多方消息源,美国主要的蒸汽弹射器供应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BW)的军工部门已经破产。 要知道,这家公司是美军蒸汽弹射器的独家供应商,美国海军 10 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上的 40 条 C-13 型蒸汽弹射器,全是它的手笔。 美国海军瞬间慌了神。尼米兹级航母还在扛着全球部署的重任,每条弹射器每年都得经历数百次高强度使用。密封带老化、活塞磨损、蒸汽管路泄漏,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以前有 BW 公司兜底,坏了能换备件,故障能找专人维修。现在供应商没了,连最基础的密封阀都成了稀缺品。 更要命的是,全球范围内找不出第二家能造完整蒸汽弹射器的企业。英国早年的技术早就断代,俄罗斯连航母维护都磕磕绊绊,法国戴高乐号用的还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货。美军曾经引以为傲的 “独门黑科技”,如今成了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有人突然想起,中国企业其实握有蒸汽弹射器的全套生产技术。中国科研团队早年前就突破了这项技术,甚至造出了可装舰的样机。只不过后来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搞出了更先进的电磁弹射,中国才毅然放弃蒸汽方案,直接让福建舰跨越到电磁时代。 那些被封存的蒸汽弹射器样机,现在反倒成了全球独一份的 “技术备份”。美军要是想修尼米兹级的弹射器,除了找中国企业,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个结果,恐怕是十年前高呼 “技术封锁” 的美国军工大佬们想都不敢想的。 蒸汽弹射器本质就是台巨型 “高压蒸汽机”。它的能量转化率只有 4% 到 6%,每弹射一架战机要耗掉近一吨淡水。 维护更是个大工程,每次检修都得拆几百个螺栓,换几十米密封带,20 多人的团队忙上一整天才能搞定。尼米兹级航母每年光花在弹射器上的维护费就有 3.2 亿美元,够造半艘 055 大驱。 美军不是没想过转型电磁弹射。福特号航母早就装上了这套系统,可问题层出不穷。截至 2024 年,福特号的弹射系统累计出现 107 次严重故障,平均每弹射 400 架次就会停摆。 更糟的是它的交流电系统设计,四条弹射轨道共用一套供电装置,一条坏了全得停工。2023 年福特号在大西洋部署时,就因轨道故障趴窝三天,训练任务全泡了汤。 反观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甩了美国一大截。福建舰 2025 年 9 月完成的弹射试验震惊全球,歼 - 35、歼 - 15T、空警 - 600 三型战机 15 分钟内完成全甲板弹射循环,全程零故障。 湘电股份研发的中压直流系统,能量转化率直奔 60%,维护时 3 个人用平板电脑就能操作。45 秒就能完成充放的混合储能系统,让常规动力的福建舰实现每分钟 1 架次的弹射频率,比核动力的福特号还快 20%。 美国海军现在陷入了两难。尼米兹级还得用十几年,弹射器的维护不能断。福特级的电磁弹射又靠不住,肯尼迪号测试五年多还没形成战斗力。想重启蒸汽弹射器生产?美国国内压根找不到能搞定精密密封技术和高压管路的厂商,供应链早就断了。 最讽刺的是,以前动辄拿 “技术封锁” 当口头禅的美军,如今可能得拉下脸求到中国企业门口。可他们忘了,自己当年是怎么阻挠中国获取相关技术的。从材料禁运到专家限制交流,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现在自家产能崩了,倒想起中国有技术了? 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考量。蒸汽弹射器对中国来说已是落后技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可靠性是福特号的八倍,根本没必要回头做旧技术。更何况,美军一边可能求购备件,一边还在南海搞事,这种 “边找茬边求助” 的操作,谁看了都得掂量掂量。 BW 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它曾想靠升级尼米兹级的弹射器续命,还计划向印度兜售相关技术,可这些路子全走不通了。技术迭代的浪潮里,抱着落后技术不放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 曾经靠着蒸汽弹射器垄断全球航母战力的美军,如今却陷入 “无弹可用” 的窘境。这个结局恰恰说明,技术霸权从来不是永久的。你对别人关上门的时候,说不定自己的窗户也早被时代焊死了。 中国从来不是谁的 “备胎供应商”。当年能跳过蒸汽弹射直接搞电磁,靠的是科研人员的硬拼,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现在美军要解决弹射器危机,终究还得靠自己。至于中国企业帮不帮,怎么帮,主动权从来都不在别人手里。
唯一生产商破产!美军蒸汽弹射器岌岌可危,今后有问题只能指望中企了。 据综合多方
康安说历史
2025-09-28 23:44:48
0
阅读:52
睡不够
一袋螺丝九万刀,就按这个标准来[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