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场政治集会发生踩踏事故,已造成至少29人死亡。 据当地媒体报道,现场约3万人聚集,当人群因、混乱失控时,狭窄的出口瞬间成了“死亡通道”。 这场集会是当地政党为了拉票搞的,现场人山人海,口号喊得震天响,音乐放得震耳朵。 可人一多,问题就来了。目击者说,现场根本没分清楚哪儿是入口、哪儿是出口,有人想提前走,有人还在往里挤,两拨人一撞,直接乱了套。 有人一倒,后面的人跟着摔,像多米诺骨牌似的,惨叫声都被嘈杂盖过去了。 更气人的是,这种事在印度可不是头一回。这几年踩踏事故一桩接一桩:2023年泰米尔纳德邦节日聚会踩死4个, 2024年北方邦宗教集会踩死121个;2025年1月大壶节踩死快40个……每次官方都说“加强管理”,结果呢?悲剧还是一遍遍上演。 踩踏为啥总发生?说白了,就是印度社会治理太拉胯。第一,办集会审批就是走个过场。 这次集会虽然报备了,但现场警察少得可怜,3万人挤一块,就靠几个警察维持秩序,这不是“蚂蚁搬大象”吗?第二,基础设施差得离谱。 很多集会选在窄街道、学校操场或者临时搭的空地,连应急通道都没有,标识也看不清。 2005年泰米尔纳德邦水灾救助中心踩踏,3000人抢食品券踩死43个,就是因为“路太窄、没人管”。 还有,信息乱传也是大坑。这次事故里,有人误听说“可以提前走”,结果一窝蜂涌,跟2024年北方邦踩踏似的,当时传“信众涌进庙里能见大师”,结果谣言一传,人群直接炸了。 没权威引导,恐慌情绪一上来,根本控制不住。 说真的,每次看印度踩踏的新闻,心里都堵得慌。29条命啊,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29个家庭的顶梁柱、是爸妈的心头肉、是孩子的依靠。 可为啥类似的悲剧总重复?说白了,就是“治理短视”在作怪。 印度总爱吹自己“人口多”“发展快”,可连最基本的集会安全都保证不了,快个啥? 每次出事,官方就忙着发点钱、开个会,可真正该做的——比如严格审批集会、修好基础设施、多搞点应急演练——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印度得明白:真正的“大国崛起”,不是靠买多少武器、盖多少高楼,而是看能不能让每个普通人去集会时平平安安回家。不然,再多的“增长数据”,也盖不住社会治理的失败。 希望这29条命,能让印度社会治理“长点记性”。毕竟,每个生命都该被好好对待,而不是变成统计表上的一个数字。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