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能偷中国人的手机。 欧洲小偷这群 “老江湖” 精着呢,干活只看 “性价比”,偷中国手机这事儿纯属 “吃力不讨好”,时间长了自然就达成了 “不碰” 的共识。 这可不是什么小偷突然讲道德了,而是中国手机的防盗技术、市场特性和用户习惯,把偷手机的 “路” 全堵死了,偷了比不偷还亏,谁还愿意干这傻事? 先说说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手机偷到手就是块 “砖头”,想解锁比登天还难,现在咱们用的华为、小米、OPPO 这些手机,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那种拆个电池就能用的老古董了。 就拿专门做防盗的 “梆梆防盗” 软件来说,设置个密码后,手机一丢,紧急联系人发个短信就能远程锁定,屏幕直接黑掉,谁拿了都没法用。 更绝的是 “换卡锁定” 功能,小偷想换个手机卡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一插新卡手机自动锁死,还会把新卡号发给紧急联系人,等于直接给警察报了信。 就算小偷懂点技术,想刷机破解也没用,中国手机厂商早就把系统和硬件绑死了,比如华为的 “查找我的手机”、小米的 “云服务锁定”,都是跟主板序列号绑定的,除非把整个主板换掉,可换主板的成本比手机本身还高,小偷犯不着费这劲。 前两年有个新闻,意大利罗马的小偷偷了个 OPPO 手机,找了当地最有名的 “解锁高手”,折腾了三天三夜,最后只能把手机扔垃圾桶 —— 解锁费要 200 欧元,手机二手价才 150 欧元,纯属赔本买卖。 再说说销路问题,偷来的中国手机在欧洲黑市根本没人敢收。欧洲黑市收赃讲究 “快进快出”,最好是当天偷当天就能转手。 可中国手机的海外市场太火了,小米、荣耀在欧洲销量都排进前五了,新手机价格本来就亲民,谁还愿意买来路不明的二手货? 更关键的是,现在欧洲正规二手店都要查手机序列号,只要原主人报了警,这手机一查就是 “赃物”,店家敢收就得吃官司。 有黑市老板在论坛吐槽:“收中国手机就是给自己埋雷,上周收了个 vivo,刚挂出去就被警察找上门,罚了我 5000 欧元,再也不敢碰了。” 对比之下,偷钱包、背包的 “收益” 就稳定多了,中国游客出门爱带现金,钱包里少则几百欧元,多则上千,偷到手直接能花,根本不用处理。而且钱包、手表这些东西没有 “电子身份”,就算失主报案,警察也很难追踪到。 去年巴黎警方公布的数据显示,针对中国游客的盗窃案里,72% 是偷现金和财物,偷手机的只占 3%,不是小偷不想偷,是偷手机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中国游客丢手机后反应特别快,反而会给小偷招来麻烦,现在谁手机里没绑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中国人丢了手机第一时间就会冻结账户、远程锁机,还会找导游、报警连环操作。 欧洲警察虽然平时破案效率一般,但碰上中国游客集体报案,加上手机定位信息,还是会认真查一查的。 前两年在巴塞罗那,有个小偷偷了中国游客的手机,结果失主通过 “查找我的手机” 定位到他在跳蚤市场,直接带着警察把人抓了现行,连带着把他藏的一批赃物都搜了出来,小偷被判了 6 个月监禁。 这事儿在小偷圈子里传开后,大家更不敢碰中国手机了 —— 偷个钱包顶多算 “小案”,偷手机搞不好要 “栽大跟头”。 不过话说回来,小偷不偷手机不代表能放松警惕,他们的 “共识” 只针对手机,钱包、护照这些东西该偷还是偷。 而且这两年还有小偷搞 “新套路”:故意制造混乱偷背包,发现里面有手机直接扔了,只拿现金和证件。 这也提醒去欧洲的朋友,手机固然不容易被偷,但防盗设置还是得做好,比如提前开定位、设紧急联系人,真丢了也能第一时间止损。 说到底,欧洲小偷的 “共识” 本质是 “趋利避害” 的本能。中国手机厂商把防盗技术做到了极致,断了小偷的 “销路”;中国用户的警惕性和快速反应,又提高了偷手机的 “风险”。两相结合,偷手机成了 “赔本买卖”,自然就没人愿意干了。 这哪是什么小偷讲规矩,分明是技术和市场给中国人的手机上了层 “安全锁”,让小偷无从下手罢了。
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
凌余阵兮
2025-09-28 00:16: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