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已正式“回绝”泽连斯基:北京不是谁的“许愿池”,更不会替人“背黑锅”!面对泽连斯基在联合国的公开点名,中方发言人郭嘉昆已亮明底牌。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而不是“选边站队”。任何试图通过道德绑架,将中国拖入冲突的图谋,都将注定破产! 泽连斯基这步棋,打得相当精明。他知道联合国会场的舆论分量,故意把乌克兰的苦难包装成“全球道德考题”,喊出“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想借舆论压力逼中国就范。他以为中国会怕被外界扣上“不支持和平”的帽子,以为道德绑架能撬开中国的立场。 他甚至抛出“如果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的说法,一边夸大中国的影响力,一边暗示中国“沉默”就是失职,这套组合拳确实把舆论操弄的技巧用得娴熟。 但他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的立场从来不是靠舆论施压就能动摇的。郭嘉昆直接点破中方“一向光明磊落”,从危机爆发第一天就坚持劝和促谈,这可不是空口说说。 之前泽连斯基还曾指控中国“向俄提供武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时就拿出了实锤反驳,明确说中方从未提供致命性武器,甚至连乌方自己都公开表示“俄方进口武器多数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这种自相矛盾的指控根本站不住脚。 更早在联合国,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就戳破过类似谎言,直言“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一句话就堵死了道德绑架的口子。 泽连斯基大概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里从来不吃“道德帽子”这一套,反而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劝和促谈”。冲突以来,中方既没向任何一方出售过武器,还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这种中立态度连乌方私下里都清楚。 反观他自己,一边喊着和平口号,一边却在2024年底还在接收丹麦、法国、立陶宛等国超1.5亿欧元的国防援助,显然更倾向于用武器解决问题而非谈判。 这种双重标准,在联合国的聚光灯下其实格外显眼,只不过他赌的是多数国家不会戳破这层窗户纸。 中国从不是只会口头表态的旁观者,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实打实提供了4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涵盖食品、药品、保暖用品等关键民生需求,这些援助直接送到了受困民众手中,比任何空洞的道德指责都更有分量。 就在泽连斯基点名中国的前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还在安理会强调,中方一直呼吁遵守“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推动冲突当事方坐下来谈判。 近一时期围绕危机的对话出现一些积极势头,背后也有中方持续沟通协调的影子,这些行动早把“劝和促谈”的立场刻在了明处。 泽连斯基显然没搞懂,中国的外交立场从不是看谁的嗓门大、谁的悲情牌打得好。 早在美国借芬太尼问题炒作“中国责任论”时,这种道德绑架就失效过——美国自己以5%的人口消耗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2024年因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超10万,却转头把责任甩给早已整类列管芬太尼的中国,甚至无端通缉中国公民,中方直接戳破其谎言,坚持依法处理,没被半分舆论压力裹挟。 类似的还有联想5G投票风波中,有人拿“爱国”帽子绑架企业决策,最终也被事实戳穿,这种靠扣帽子施压的套路,中国见得太多,早就免疫了。 更关键的是,国际社会也未必买泽连斯基的账。多数国家都清楚,中国不是危机的制造者,让一个非当事方替冲突背书,本身就违背基本逻辑。 耿爽在安理会的发言里特意提到,发展中国家已因危机遭受巨大冲击,此时最该做的是推动和谈,而非制造新的对立,这番话戳中了多数国家的心声。 泽连斯基或许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向来不吃“道德胁迫”这一套。 从巴以冲突中累计提供超5亿元人民币援助,到向70多个国家开展1000多次紧急救助,中国的人道主义行动从不是靠谁施压才做的,而是出于大国责任的主动选择。 但责任不等于义务,更不等于可以被随意绑上战车。郭嘉昆在回应中强调“中方立场光明磊落”,这话里藏着的底气,既有过往外交实践的支撑,也有对国际规则的坚守。 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来锚定的是和平解决的最终目标,不是谁的情绪,更不是谁的利益算计。泽连斯基的道德考题或许能赚来一些同情,但想让北京变成随叫随到的“许愿池”,显然打错了算盘。
怎样理解泽连斯基在联大上关于中国的言论?其一,泽连斯基的话有他的意图,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