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第六代战机只是赶超欧美,没想到杨院士的一句话,才明白中国战机设计从此进入“自由王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歼-20总师杨伟院士那句“将是科幻电影都想不到的”,轻轻一点,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憋的一股劲。 当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放话认定中国2020年前搞不出五代机,结果2011年歼-20一飞冲天,直接让世界闭嘴。现在六代机的较量,中国已经不再盯着别人尾巴跑,而是自己开路当领跑者。 你看看成都上空那次试飞,歼-20S陪着一架外形科幻的未知机型亮相,无垂尾设计像一片叶子似的,完全颠覆传统战机模样。 这种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它让战机在雷达眼里几乎消失。专家们说的“全频段隐身”能力,意味着不管什么雷达波段都很难捕捉到它的踪迹。 老美NGAD项目为啥暂停?就是因为他们在隐性能和火力平衡之间卡壳了,而中国一步到位把机身和机翼融成一体,连垂尾都省了,阻力降到最低,隐身性能反超五代机十倍不止。 动力系统更是狠活,传闻中的三发设计配合变循环发动机,战机就像装了智能心脏,亚音速省油,超音速猛冲,甚至能飙到5马赫以上。 美国XA100变循环发动机还在实验室里折腾,中国爆震发动机技术已经突破16马赫的门槛,这可不是单纯赶超,而是直接另起炉灶。 你说六代机到底多能跑?它的航程能到8000到10000公里,作战半径3500公里以上,从中国东部起飞能覆盖关岛甚至夏威夷,老美岛链战略得彻底重写。 真正让六代机变成“战场幽灵”的是人工智能,机载AI一秒钟能处理一座城市的数据量,指挥48架无人机群打配合战。 以前空战靠飞行员反应,现在AI在0.1秒内就能评估1000个目标威胁,自主分配攻击顺序。 杨伟院士说的“科幻电影想不到”,说的就是这种空战云作战模式——战机不再是单独武器,而是天地一体网络里的智能节点。 有人问那还要飞行员干嘛?现阶段AI还是辅助,但未来战机确实可能实现无人化,2040年或许就是转折点。 中美研发路径对比更显中国策略的高明,美国F-47方案受军种扯皮和成本困扰,单架造价飙到3亿美元,国会天天吵吵砍预算。 中国走的是体系化路线:成飞搞验证机,沈飞试忠诚僚机,“航空七子”各显神通。 这不光是造飞机,是布局整个智能空战生态系统。欧洲FCAS项目拖到2040年,俄罗斯米格-41还在图纸阶段,中国却已经悄悄把原型机送上天试飞了。 所以杨伟院士那句“自由王国”,本质是中国航空人从技术模仿到标准制定的蜕变。五代机时代我们还在解决有无问题,六代机阶段我们直接定义什么是未来空战。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是“摸着美军过河”,现在咱们自己建桥了。 当美国还在纠结要不要保留飞行员座舱时,中国已经把激光武器、量子通信和超材料隐身整合进战机设计,甚至开始制定空天一体战规则。 回头看看历史,歼-20首飞让中国挤进五代机俱乐部,六代机试飞则意味着中国拿到未来空战规则制定者的门票。 这场竞争不再是谁仿造得更好,而是谁敢想得更大胆。“自由王国”不是终点,而是中国航空工业真正放飞想象力的开始。 信息来源: 中国科普网《第六代战斗机将具备哪些“超能力”》 中国科技网《多国六代战机研发正酣》 海外网《中国专家解读第六代战机:主要特征为“六超”》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18评论】【2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