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云端漫步居 2025-09-22 23:04:51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得清澈了。几乎所有人都在嘲笑美国的“福特”号航母,还有人打赌好大喜功的特朗普一定会命令美国海军赶紧在福特号航母上使用电磁弹射器弹射F-35。 由于美国“福特号”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启动时,F-35C舰载机尚未完成研发。因此,航母的初始配置,包括电磁弹射器和拦阻装置,主要是围绕当时主力舰载机F/A-18E/F“超级大黄蜂”的特性(重量约22-25吨)进行设计和测试的。F-35C的最大起飞重量约31.8吨,超出了“福特号”电磁弹射器初期的主要测试范围。这种重量上的差异导致了兼容性问题。 其次“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在可靠性方面未能达到预期,其设计目标是每弹射4100次发生一次故障,但实际初期测试中,故障率远高于此,有报告称平均每弹射272次或400次就会发生故障。这严重影响了出动效率。 而且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器的理论最大弹射重量约为41-45吨,但初期实际测试中,其稳定弹射的重量范围多集中在25吨左右,难以满足F-35C满载起飞的需求。也有说法是F-35C最初是按照蒸汽弹射器的加速曲线设计和测试的,而电磁弹射器的推力曲线有所不同,初期存在“推力过猛或过柔”的问题。这会导致飞机机体和航电设备承受额外应力,F-35C的隐身涂层和精密电子设备对此更为敏感,有受损风险。 总之“福特号”航母无法弹射F-35C,是初始设计兼容性问题、新技术(特别是EMALS电磁弹射器和AAGS先进拦阻装置)的可靠性不足、预算限制以及复杂系统整合挑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也凸显了美国在大型武器平台上集成多项尖端技术时面临的困难。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云端漫步居

云端漫步居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