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马未都说:“我知道一个真富豪,在厦门鼓浪屿拥有160套别墅,且他旗下的银行

时光浅吟离殇 2025-09-26 19:17:42

一次,马未都说:“我知道一个真富豪,在厦门鼓浪屿拥有160套别墅,且他旗下的银行拥有发钞的权利。 黄奕住生在1868年的福建南安金淘镇,家里穷得叮当响,六个娃,老大就是他。父母种地,勉强糊口,他八岁就辍学下田,十二岁跟伯父学剃头。这手艺在镇上混口饭吃,可他不甘心,总觉得外头天更大。十六岁那年,卖了家里的薄田,揣着点盘缠就奔南洋去了。三宝垄落地,街头摆摊给人剃头,风吹日晒,赚的钱刚够填肚子。 谁想,1898年碰上魏嘉寿,这位大佬一看他勤快,甩手五块大洋,条件是扔了剪刀转行做买卖。黄奕住咬牙应了,从小本糖贩子起步,脑子活络,很快就转批发蔗糖。印尼那地儿,甘蔗到处是,他雇人砍伐榨汁,仓库堆满麻袋,船一艘艘往欧洲跑。生意越滚越大,1910年已经在爪哇、苏门答腊开分号,1914年还进了《世界商业名人录》。 三十多年下来,他攒下巨款,估摸着带回国时至少两千三百万美元,搁当时够买下半个厦门。 回国是1919年的事儿,黄奕住把印尼家底交给老婆孩子管,自己带俩儿子落脚鼓浪屿。岛上风光好,可他不光住着玩儿,直接砸钱买地盖房,一口气建了160栋别墅。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散布小径上,租给侨眷,租金哗哗进账。最气派的黄家花园,占地广,假山流水,门前石狮子瞪眼,台阶踩上去亮堂堂。 这不光是住处,更是他的根基。搁现在想想,鼓浪屿那寸土寸金,他早早布局,等于抄了地产的底。 钱多不等于闲着,黄奕住看准金融这块肥肉。南洋混了那么久,他知道没银行,生意再大也卡脖子。1919年在厦门开日兴银号,专管侨民汇兑,次年直奔上海,1921年7月中南银行总行在汉口路110号挂牌。资本五百万,他一人砸三千五百万,占七成股,当董事长。 名字取中南,一头中国一头南洋,寄托华侨不忘根的念想。银行大厅金碧辉煌,职员敲算盘,银票流通四方。 更牛的是,政策开了绿灯,中南银行拿下发钞权。印厂机器转起来,钞票从一元到百元,水印防伪一条龙。 搁当时,民营银行里它最大,《申报》都得报道。黄奕住常在上海香港天津转悠,儿子黄浴沂1928年当协理,帮着管事儿。抗战前,中南网点铺到福州广州,资产上亿,侨民存钱找它,稳如泰山。 母亲生辰那天,宅院摆四口大桶,银元堆山,任人捞一块走。路过的穷汉子、街坊邻居,全沾光。宴席上商贾官员云集,鲍鱼羹热气腾腾,银光闪得人眼花。 这不光显富,还接地气,拉拢人脉。厦门人从那以后,街头巷尾传“要想富,先学黄奕住”。 他自己也这么干,1930年投两百四十五万,搞黄聚德堂,专攻岛内地产。日兴街龙头路,全是他的手笔,石板路铺平,花木移植,车轮碾过去尘土飞扬。长子黄钦书从印尼跟来,帮着管上海分行,核账目,兴公益。 1945年6月15日,黄奕住在上海寓所走了,享年七十七岁。遗嘱写得清:遗产一成家用,五成公益,五成教育。身后事儿,产业散了,子女接了点,鼓浪屿别墅历风,红墙斑驳。中南银行撑到公有浪潮,钞票印厂停机,房产收归。

0 阅读:386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