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三品官员曾秉正被朱元璋罢官之后,穷得但没有钱回老家,为了凑够路费,就把女儿给卖了,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情后,格外生气,就让人阉了他。 朱元璋从乞丐变皇帝,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杀贪官如宰鸡。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早年靠荐举当上海州学正,那是个小九品官,管地方学校。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天天盯着生徒念书,抓小偷小摸的从严,从不手软。 洪武九年,天上掉星星,朱元璋下诏让群臣进言。曾秉正抓住机会,写了个长疏,讲开国跟守成不一样,前头得用猛人,后头得用稳当货。这话戳中朱元璋心窝子,他一看,这人靠谱,马上召进京,升成思文监丞,正三品高位。 从这儿起,曾秉正就进了中枢,管监察文官。 明朝俸禄低得可怜,正三品一年才几十石米,够一家子勉强糊口。他家在京师赁个小屋,买不起肉,孩子穿补丁衣。话说回来,这也算正常,明初官场就这样,朱元璋故意压低薪水,防着大家贪墨。曾秉正倒真没沾过边,他天天翻卷宗,抓出几个小贪官,杖打杖责,从不徇私。升迁快,洪武十年,他又调刑部主事,还去陕西当参政,巡地方,查弊端,风头正劲。 洪武十年一桩渎职案上殿,曾秉正看判决有猫腻,当场出声质疑。朱元璋脸一沉,觉得这家伙太轴,不识时务,直接罢官,滚回老家反省。曾秉正收拾包袱,灰溜溜出京。江西南昌离京城上千里,路费得百来两银子。他清点家底,铜钱加起来买不了几斗米。 明初交通烂,雇车马渡江,花销大。他为官十来年,铲奸臣无数,自己却没攒下半两银子。这不是自找苦吃吗?清廉是好,可现实里,官场水深。曾秉正没辙,背着老婆,把四岁闺女卖了五十两,凑齐盘缠,带剩下家人颠簸回家。 那年代,重男轻女,闺女命贱如草。曾秉正不是头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明史里记着,洪武年间,好些清官下台都穷得叮当响。朱元璋的俸禄制,本意防贪,可结果呢?逼得人铤而走险。 消息传回宫里,朱元璋正批折子,内侍一报,他气炸了肺。朝廷发俸禄不是白给的,你清廉就清廉到这份上?卖闺女凑路费,这算啥清官?朱元璋一生最恨贪腐,可也看不惯这种“穷酸相”。他砸了茶盏,下令锦衣卫追人,把曾秉正抓回来施宫刑。 历史书里,他是配角,可故事里,他是活生生的教训。清廉得有底线,穷得有度量。朱元璋的王朝,建在血上,官员命悬一线。
洪武年间,三品官员曾秉正被朱元璋罢官之后,穷得但没有钱回老家,为了凑够路费,就把
时光浅吟离殇
2025-09-26 13:10:1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