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为难中国十一天后,波兰总理图斯克总算宣布收手,可他回头一看发现中欧班列早已起动了。 说白了,波兰总理图斯克这十一天的“边境大戏”,压根没演成“拿捏中国”的剧本,反倒把自己演成了笑话,等他终于松口说不堵了,才发现中欧班列早顺着别的道跑远了,自己这边的物流业倒先乱成了一锅粥。 我们先捋捋这十一天里波兰到底干了啥,9月中旬开始,波兰突然把和白俄罗斯接壤的几个关键物流节点给关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冲着中欧班列来的。 要知道过去不少中欧班列会从波兰过境,毕竟它卡在欧洲东部,按理说算是个“物流要道”。 图斯克政府大概觉得,只要把这道关一卡,中国就得主动找他们谈条件,说不定还能捞点额外好处。 当时波兰国内不少物流企业还挺乐观,觉得“总理这招够硬,以后我们的过境费说不定还能涨涨”,谁知道没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 边境一堵,最先慌的就是波兰本地的货运公司,那些原本等着拉中欧班列货物的卡车,一排就是好几公里,司机在边境待了三四天,车上的电子产品、日用品愣是卸不下来。 仓库更别提了,波兰西部几个大物流园,本来天天都有中欧班列的集装箱进来,这下全堆在院子里,连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 有物流公司老板吐槽,这十一天光滞港费就赔了几十万欧元,员工工资还得照发,再这么耗下去,小公司都得关门。 后来有人算过账,要是中欧班列真被卡在波兰,他们本来能赚的250亿欧元过境费,这下直接泡汤了,可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这边早就留了后手。 谁也没料到波兰这边刚堵上,中欧班列就顺着两条备用道动起来了,一条是北极快航,这段时间正好是北极航线的通航窗口期,冰层融化得差不多,货船能顺利走。 之前中国就和俄罗斯、挪威那边对接过这条线,这次直接调了几艘货轮,把原本走波兰的部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装上去,从北极圈绕到欧洲北部的港口,比走波兰还快了两天。 另一条是南线通道,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再进入欧洲的匈牙利、奥地利。 这条道本来就是中欧班列的“备用选项”,之前一直在断断续续运营,这次直接加开了五班,连带着中亚那边的物流枢纽都忙了起来。 有数据显示,这十一天里,中欧班列的整体运行效率不仅没降,反而因为两条新线路的激活,覆盖的欧洲城市还多了两个。 其实说到底,波兰这次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中欧物流里的“必经之路”,中国没它不行,却忘了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做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不光是线路,还有合作伙伴。 就像这次,德国杜伊斯堡的物流港、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集装箱中心,都主动接过了从北极和南线过来的货物,反而赚了不少订单。 反观波兰,等图斯克9月24日宣布“收手”时,才发现边境的卡车还没散,仓库的货还没清,原本等着过境的中欧班列,早就没影了。 现在大家都在说,波兰这十一天的折腾,更像给全世界上了一课,供应链的韧性,从来不是靠“卡脖子”来体现的,而是靠提前布局和灵活应变。 那么你觉得,波兰这次栽的跟头,会不会让其他想在物流通道上“做文章”的国家清醒点?或者你还知道中欧班列有哪些没被提到的备用路线,都来评论区聊聊呗。
刚刚得知日本人突然宣布了!9月25日,日本制铁正式宣布,将向旗下的美国钢铁公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