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智库专家向美国军方提议,美国应和中国谈判,交易台湾,主张台湾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美国应放弃台湾,认识到这是军方的包袱,也保护不了台湾。 截至2025年,中国海军舰艇总数突破350艘,是美军现役舰艇的1.2倍;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使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全部处于打击半径内。 更致命的是,美国海军2024年预算因全球战略收缩被削减12%,F-16V生产线甚至因零部件短缺停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费突破3000亿美元,重点投入海空一体化作战体系。 这种力量对比的逆转在台海表现得尤为剧烈。2023年美国智库CSIS的兵棋推演显示,若中美爆发冲突,美军航母战斗群将在72小时内被击退至关岛以东,台湾空军基地会在48小时内丧失起降能力。更令五角大楼不安的是,中国在台东外海建立的常态化巡航体系,已实质性控制巴士海峡这一战略要道。 报告揭示的另一个残酷现实是台湾问题的经济代价。台湾半导体产业虽占全球芯片产能的60%,但台积电3nm生产线转移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计划已陷入僵局——设备可以搬运,但3000名台湾工程师拒绝长期驻美,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30%。 与此同时,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军售正沦为笑柄:2024年交付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因缺乏配套弹药成为摆设,而台湾当局为这些过时装备支付的价格是国际市场的2.3倍。 政治层面的反噬效应同样显著。2025年6月,特朗普政府拒绝赖清德过境美国请求时,台湾股市应声暴跌8%,显示市场对美台“特殊关系”的信心已濒临崩溃。 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台协会(AIT)近期鼓噪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而促使大陆加速推进《祖国统一法》立法进程,岛内“统派”政党支持率因此激增15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的出台,实则是美国军方内部路线斗争的公开化。以布兰登·韦切特为代表的前国会分析师群体主张“全面撤军”,他们指出驻台500名美军特种部队已成为大陆导弹的“人质”。 2022年佩洛西窜台引发的解放军环岛军演中,这些部队的驻地曾被精确标定在坐标系上,而传统鹰派如布鲁金斯学会则坚持“升级威慑”,其2024年报告甚至建议美军在台湾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但现实数据给干预派泼了冷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推演显示,台海冲突将导致美国GDP损失7%,相当于抹去整个农业州的产出;更致命的是,68%的美国民众反对为台湾开战,这一比例在摇摆州选民中高达73%。 就连铁杆盟友也纷纷保持距离——澳大利亚2025年对华出口占比达35%,日本6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这些经济纽带正在瓦解美国的“统一战线”。 报告特别回顾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战略智慧:当时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换取了东亚40年的和平红利。如今中国GDP占全球20%,军事实力进入“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成熟期,继续维持“战略模糊”已无异于玩火。 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台湾对美国的价值,如同波斯湾对英国的价值——在帝国鼎盛时期是战略支点,在衰落期则成为消耗国力的无底洞。” 这种判断正在形成跨党派共识。2025年9月,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质询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时,民主党参议员沃伦尖锐提问:“当中国导弹能覆盖美国本土时,我们还要为2300万台湾人打一场核战争吗?”而共和党元老麦凯恩的接班人则引用报告数据:“每在台湾多驻扎一个士兵,得克萨斯州就少一所学校。” 当这份报告最终摆上总统办公桌时,它不仅是一份军事建议,更成为测试美国战略定力的试金石。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正站在历史分水岭:是继续沉迷于“离岸平衡手”的旧梦,还是像1972年那样展现战略勇气?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决定21世纪亚太格局的最终走向。 那么,您认为美国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刷手机刷到一张图,差点没把我给气笑台湾国民党选党主席,居然连自己的全名都不敢
【73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