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硬气警告以色列! 连说三个不! 特朗普9月26日警告以色列:“我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不,我不会允许。这不会发生的……已经够了。现在是时候停止了。好吗?” 特朗普这番警告以色列“不许吞并约旦河西岸”的表态看似强硬,但从过往经验看,不过是虚张声势。他虽口口声声“不许”“停止”,可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往往缺乏有效制约手段。 9月26日,特朗普一句“我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强硬表态。他连说三个“不”,反复强调“已经够了”“现在是时候停止了”,那股不容置喙的架势,乍听之下仿佛要给我行我素的以色列套上紧箍咒。 可熟悉美以关系套路的人都心里门儿清,这狠话大概率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表演。要弄明白这出戏的虚实,得先看特朗普说这话的背景。就在前一天,他刚和埃及、沙特等8国领导人会谈,抛出了所谓的“21点中东和加沙和平计划”,当时就承诺不会让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 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之所以愿意坐下来谈,核心条件之一就是阻止以色列的吞并野心,要求其不得在加沙建设定居点,还得放开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特朗普这声警告,更像是说给阿拉伯盟友听的定心丸,毕竟没有这点承诺,他的“和平计划”恐怕刚出炉就得夭折。 可转头看看他对以色列的态度,就知道这话水分有多足。9月18日联大演讲时,他还在公开偏袒以色列,指责那些想单边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在鼓励冲突”。这种前脚护着以色列、后脚警告以色列的操作,简直是左右逢源的典型套路。难道一句“不许吞并”,就能抹掉他长期以来对以色列的放任纵容? 再看看以色列这边的反应,恐怕早就把特朗普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内塔尼亚胡政府心里比谁都清楚,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早已成了政治传统,尤其是特朗普任内,更是把“偏袒”二字写在了脸上。 即便两人4月白宫会面时因伊朗、加沙等问题闹过分歧,让内塔尼亚胡颇为惊讶,但涉及核心利益时,美国从来都是以色列的“铁杆后盾”。以色列军队至今还在加沙城持续行动,逼得70万巴勒斯坦人向南撤离,这种强硬做派,哪里像是会被一句警告劝退的样子? 有人或许会问,特朗普身为美国总统,难道真的管不动以色列?这就太不了解美以关系的本质了。长期以来,美国对以色列根本谈不上“制约”,更多是放任甚至纵容。美国在加沙停火谈判中毫无作为,既管不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又平息不了阿拉伯国家的怒火,完全是跟着以色列的节奏走。 特朗普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他手里根本没有能真正拿捏内塔尼亚胡的筹码,所谓的“不允许”,不过是嘴上的硬气。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行事逻辑,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他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喊着要推动中东和平,可实际行动却全是偏袒以色列。 2月和内塔尼亚胡会面时,两人还步调一致地要阻止伊朗拥核,他甚至暗示要把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派,早已被国际社会看得明明白白。如今突然摆出强硬姿态,谁会相信他真的要和以色列“翻脸”? 以色列敢如此有恃无恐,更关键的是摸准了美国的软肋。美国大选在即,内部政治撕裂得一塌糊涂,根本没精力认真打理中东事务。特朗普此刻抛出对以色列的警告,更多是为了拉拢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为自己的政治议程铺路。 他很清楚,毕竟对美国政客来说,以色列的支持票可比巴勒斯坦的诉求重要得多。再看看现实中的约旦河西岸局势,以色列的吞并野心从来不是秘密。国际舆论早就指出,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就是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想“扼杀巴勒斯坦国”。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阻止吞并,光靠嘴说可不够,得拿出实际行动——比如削减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或者在联合国公开谴责以色列的定居点建设。可这些他一样都不会做,毕竟美国每年给以色列的援助可不是小数目,那都是实打实的利益捆绑。 还有个细节耐人寻味,特朗普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24日还在喊着“未来几天能宣布突破”,可两天后特朗普就急着放狠话。这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演:先用“突破”吊足胃口,再用“警告”显示自己的掌控力,既给了阿拉伯国家希望,又没真的得罪以色列。这种左右逢源的算计,简直是把政治作秀玩到了极致。 说到底,特朗普的警告就像纸老虎,看着吓人,实则一戳就破。以色列心里门儿清,美国绝不会真的因为约旦河西岸问题和自己翻脸;阿拉伯国家也明白,这不过是特朗普争取支持的手段;国际社会更清楚,没有实际行动支撑的表态,纯属浪费口舌。 中东局势的症结,从来不是一句警告能解开的。以色列的吞并野心、巴勒斯坦的生存诉求、美国的偏袒立场,早已织成了一张复杂的网。特朗普的这番表演,除了给媒体增加点谈资,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用处。 这样的政治戏码,早已看得人审美疲劳。真要想阻止吞并、推动和平,靠的不是嘴上的狠话,而是公平公正的立场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特朗普硬气警告以色列! 连说三个不! 特朗普9月26日警告以色列:“我不会允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6 08:25:3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