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霸道!李在明也在纽约被拦:让特朗普车队先走。当地时间9月24日的纽约街头,韩国总统李在明的车队被美国警方拦下,理由很简单,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车队要先行通过。 这已经不是外国政要首次因特朗普“让路”,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曾在联合国总部附近遭遇同样待遇。外交场合最讲究“礼尚往来”,可特朗普这连串操作,哪里还有半分待客之道? 有人调侃“马克龙?让他自己下来走!埃尔多安?不让!李在明?谁是李在明?”,虽是戏言,却戳中了要害。要知道李在明此次访美并非私事,他22日刚启程前往纽约,开启为期五天的行程。 核心任务是出席联合国大会,本是带着正式外交使命而来,却在街头遭遇这般“冷遇”。更值得玩味的是,李在明与特朗普本就存在不少分歧。出发前接受采访时他就明确表示,若无条件接受美方贸易要求,韩国可能面临1997年式的金融危机。 美国要求韩国提取3500亿美元现金投资美国,这等苛刻条件让韩方难以接受,双方贸易协议至今因投资争议未付诸实施。更别提此前美国移民执法人员突击韩企工厂,抓捕300多名韩国公民,虽美方已道歉,却已在韩国民众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 这种背景下的“拦车事件”,难免让人多想。再看马克龙和埃尔多安的遭遇,同样透着蹊跷。马克龙代表的法国是美国的北约盟友,埃尔多安的土耳其更是在中东地缘格局中举足轻重,可两人都曾因特朗普车队被拦在联合国总部周边。 外交礼仪中,国家元首的出行礼遇本是身份象征,美国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理当尽到东道主义务,如今却让多国政要为自家总统“让路”,未免太不合规矩。巧合的是,特朗普近期在联合国大会上并不算顺心。 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音频突然出现故障,各国领导人只能靠口译耳机才能听清内容,事后他还直言联合国发生了“非常险恶”的事件。有不少人猜测,是不是联大上的“憋闷”,让他把火气撒到了外国政要身上?毕竟这种“迁怒于人”的做派,实在不像大国领袖该有的风范。 外交无小事,细节见格局。2013年印度女外交官在纽约被捕受辱,就曾引发印美外交风波,印度甚至采取移除美使馆路障、取消外交礼遇等报复措施,可见待客态度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如今特朗普接连“慢待”盟友及重要国家领导人,难免让外界质疑美国的外交诚意。 李在明此次访美本就避开了与特朗普会面,贸易谈判也不在议程之内,却仍遭遇街头拦车。这不禁让人想问:难道在特朗普眼中,外交礼仪只看自身方便?所谓的“盟友关系”“国际合作”,在他的车队面前竟如此不值一提? 外交场上,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特朗普这般“霸道”的待客之道,或许能换来一时的通行便利,却难免消耗美国的国际信誉。当越来越多国家感受到不被尊重,美国想要维系其盟友体系、推进国际合作,恐怕只会越发困难。毕竟,谁也不愿与一个连基本礼仪都抛之脑后的伙伴打交道。
太霸道!李在明也在纽约被拦:让特朗普车队先走。当地时间9月24日的纽约街头,韩国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6 07:2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