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正宗寒门贵子!”广西,女孩正在家干农活,突然有人喊她收快递,原来,邮政快

名城探寻 2025-09-26 07:50:15

“这才是正宗寒门贵子!”广西,女孩正在家干农活,突然有人喊她收快递,原来,邮政快递员来到家中,送上录取通知书,上面“北京大学”4个字,让家人兴奋不已。 周围邻居全都赶来围观,她是镇上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网友:没有补课,没有上辅导班,没有优质的师资教导,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太难得了! 女孩叫黄晓燕,家在广西都安县菁盛乡的一个山村里。 父母守着祖辈传下来的三亩水田过活,农忙时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忙到星子挂满天际才回家;农闲时,爸爸会去镇上的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天挣两百块钱,要攒着给三个孩子交学费、买化肥。 晓燕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读初中的弟弟和小学的妹妹,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割水稻、摘玉米、喂猪喂鸡的活计,她闭着眼睛都能做利索。 晓燕的学习从来不用家人操心。每天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她就揣着课本蹲在院坝的老榕树下背书,声音不大却咬字清晰;早饭是妈妈煮的玉米粥,她端着碗边吃边翻笔记,碗底见了底,笔记上的重点也记牢了。 村里的小学只有两名公办老师,教完语文还要带数学,晓燕就把老师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在本子上,晚上对着课本反复琢磨,遇到不懂的,就攒着等到赶集日,去镇上的书店找参考书,有时候站在书店里看一下午,把解题思路抄在小纸条上带回家。 初中考去镇上的中学,她是班里离家最远的学生,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去上学。书包里除了课本,总装着两个红薯——那是她的午饭,偶尔妈妈会给她五块钱,她也舍不得花,攒着买二手的复习资料。 有次冬天,山路结了冰,她摔了一跤,课本和笔记散了一地,手也擦破了皮,她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笔记捡起来,拍掉上面的泥,生怕字迹被弄脏。 班主任看她辛苦,想帮她申请住校补贴,她却摇头说“不用,我能走”,她知道家里要供三个孩子读书,能省一点是一点。 高考前三个月,晓燕的奶奶突然生病住院,爸爸要在医院陪护,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每天放学先赶回家帮妈妈喂猪、做饭,等家人都睡了,再坐在堂屋的小台灯下刷题。台灯是爸爸好几年前买的,灯光昏黄还总闪烁,她就把灯凑近作业本,眼睛熬得发酸,就滴两滴眼药水接着写。 有次妈妈起夜,看到堂屋还亮着灯,推门进去发现她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笔,作业本上写满了演算公式,妈妈心疼得抹眼泪,她却醒来说“没事,我再写两道题就睡”。 邮政快递员来的那天,晓燕正在田里割水稻。裤脚挽到膝盖,腿上沾着泥水,手里的镰刀刚割完一丛稻穗,就听到村口有人喊“黄晓燕,收快递咯”。 她以为是自己网购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到了,擦了擦手上的泥,小跑着往家赶。看到快递员手里印着“北京大学”字样的信封,她愣了好几秒,手都有点抖,拆信封的时候,指尖不小心被纸划破了,她都没感觉到疼。 妈妈从屋里跑出来,看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几个字,当场就哭了,拉着路过的邻居喊“我家晓燕考上北大了!” 邻居们闻讯都赶了过来,有的手里还拿着刚摘的青菜,有的抱着自家孩子来看热闹,小小的院坝挤得满满当当。有人要给晓燕塞红包,她摆手说“不用,谢谢叔婶”;有人问她要不要摆酒庆祝,她笑着说“等我以后有出息了,再请大家吃饭”。 晓燕说,她填报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因为奶奶生病的时候,村里没有好医生,要辗转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医院,她想学好医术,以后回来当医生,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看病不用再跑远路。 这个想法她藏了好几年,写在日记本的第一页,每次学习累了,就翻来看一眼,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网友说她“太难得了”,其实她从来没觉得自己苦。没有补课班,她就把课本嚼透,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弄明白;没有优质师资,她就靠自己找资料、问老师,一点点补差距; 没有宽敞明亮的书房,她就把院坝、堂屋、田埂边都变成学习的地方。她知道,自己没有别人那样好的条件,只能靠比别人更努力,才能抓住走出大山的机会。 真正的寒门贵子,从来不是靠“寒门”的标签博同情,而是在困境里不低头,在难走的路上不放弃。 晓燕的录取通知书,是用无数个清晨的背书声、无数个深夜的灯光、无数滴汗水换来的。它不仅是一个女孩的梦想成真,更告诉所有人:不管起点多低,只要肯坚持、肯付出,就一定能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4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