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车主:他们的车一年只喝两箱油,大多时间在车库“躺平”,只在节假日才偶尔“出山”。有人说这是精打细算,也有人直言“买车不值当”。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 从用车成本来看,“一年两箱油”确实能省下不少油费。以一台油耗8L/百公里的车为例,一年只跑2000公里,油费也就千把块。但买车绝不是只算油费的账,车的折旧、保险、保养这些成本可不会因为你开得少就消失。一辆十几万元的车,每年折旧按10%算就是上万元,保险几千元,保养几百元,加起来每年的固定成本可能比油费还高。从这个角度看,若只是为了节假日偶尔用用,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太“划算”。 可换个角度想,“一年两箱油”的车主也有自己的考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车是“应急刚需”——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长途出游,没车确实不方便。公共交通再发达,也难比自己开车灵活自在,尤其是带着老人孩子、装着大包小包的时候。这种情况下,车更像是一个“移动工具包”,平时不用但需要时必须得有,哪怕一年只开两箱油,它的“应急价值”也能让车主觉得值得。 但这里有个很犀利的点:买车的“价值感”,真的是用使用频率来衡量的吗? 有些人觉得车是身份象征,有些人觉得是生活品质的提升,还有些人就是单纯喜欢开车的感觉。如果因为用车频率低就否定买车的意义,未免太片面。就像有人收藏手表不是为了看时间,有人买相机不是为了天天拍,车对不同人来说,意义本就不同。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属于“一年两箱油”的潜在车主,真得好好掂量掂量。要是你所在的城市公共交通、租车服务足够便利,那为了每年几次使用而长期持有一辆车,确实不是最优解。但要是你对车的“应急属性”需求特别强烈,或者就是享受拥有一辆车的自由感,那别人的看法也没那么重要。 总之,“一年两箱油”是精打细算还是买车不值当,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用车成本的极致控制,还是那份“有车可用”的踏实与自由。车这东西,说到底是为生活服务的,只要它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发挥价值,那它就不算“买亏了”。【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问界M7和尚界H5,说实话,溢价起飞。如果你是普通家庭,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没有
【47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