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跑来中国演731的头号恶魔石井四郎。 演完回国那天,他把剧组给的“石井四郎”人物小传塞进包里,刚出机场就被两个穿黑T恤的男人围上来——“你这个卖国贼!” 先不用说其他的,那本被演员塞进包里的石井四郎人物小传,每一页都写着日本社会最想擦掉的字 ——1940 年宁波上空投下的鼠疫跳蚤、1942 年衢州人身上溃烂的炭疽伤口,还有 731 部队 “四方楼” 里被标为 “材料” 的 1549 个冤魂编号。 这些在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里钉成铁证的细节,在日本却成了碰不得的 “禁忌”,难怪他刚踏出机场,“卖国贼” 的骂声就撞了过来 —— 这哪是路人的冲动,分明是日本历史记忆分裂的必然回响。 两个穿黑 T 恤的男人堵着他骂街的模样,像极了当年围攻演员中泉英雄的日本舆论。中泉不过在《南京》里演了个有良知的日本兵,就被本国媒体贴上 “日本鬼子专业户” 的标签,照片被刻意选成闭眼姿势,造谣他 “后悔演中国人的傀儡”,连回日本都要担心家人被骚扰。 更早些,常演日军角色的矢野浩二回国直接遭了殴打,理由和骂这位演员的如出一辙:“你丢了日本人的脸”。在这些人眼里,演历史上的加害者,比当年的加害行为本身更不可饶恕。 这种扭曲逻辑的根子,藏在日本官方几十年的 “捂盖子” 操作里。国会答辩时嘴硬说 “没资料证明细菌战”,转头把松野诚一找到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职员表》锁进国立公文图书馆,连医学院的伦理教材都绝口不提 731 的人体实验,搞得日本医生都自嘲 “我们没有真正的医疗伦理学”。 教科书更是改得面目全非:1983 年直接删掉家永三郎教材里的 731 记述,如今连 “南京大屠杀” 都能缩水成 “南京事件”,仿佛改几个字,几十万亡魂就会消失。 于是乎,《奥本海默》在日本上映时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美国网友怼 “先去查 731”,竟炸出一群喊 “第一次听说” 的日本网民,有人搜完资料才崩溃 “这残忍程度超出想象”。 这可不怪他们无知 —— 当自民党政客叫嚣要消除 “自虐史观”,当如实写历史的出版社被右翼逼到破产,成长在这种环境里的人,自然会把 “承认罪行” 当成 “卖国”。就像石井四郎老家的人把战犯尊为 “阁下”,他们眼里没有衢州受害者的烂腿,只有 “不能说日本不好” 的执念。 讽刺的是,越回避越有人较真。森村诚一写《恶魔的饱食》时被右翼威胁 “小心性命”,照样把活体实验细节公之于众;松野诚一跑遍浙江收集史料,顶着压力捐赠近千件文物,就为了在说明牌上留句 “中日不再战”。可这些努力在扭曲的舆论场里,反倒成了 “自虐” 的罪证。 那些骂演员的黑 T 恤男人,大概率没见过义乌崇山村仅存的细菌战幸存者,没读过泽田茂日记里 “百年伤痕” 的忏悔,他们被 “受害叙事” 喂大,只看得见 “演员演了坏人”,看不见小传里每一行字都浸着鲜血。 这场景算不上新鲜。从 NHK 播 731 纪录片遭围攻,到韩剧《京城怪物》被雅虎偷偷删文,日本社会总在 “遮” 与 “揭” 之间撕扯。 演员不过是不小心踩在了裂缝上 —— 一边是松野诚一们捧着史料追赶真相,一边是右翼势力捂着耳朵喊 “不听不听”;一边是 70 万细菌战受害者的冤魂未散,一边是日本官方在诺贝尔和平奖领奖台上大谈 “受害经历”。 骂声落定的时候,没人问石井四郎的罪证藏在哪,倒先怪演员 “不该把家丑外扬”,这种逻辑,恐怕比当年的人体实验更让人不寒而栗。
中方通知友好国家,要是信不过美西方,欢迎把黄金储备送来中国?美媒最近扔出个重
【1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