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用放弃保护台湾,来跟中国做稀土交换,说实话有点天真,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真实安德烈 2025-09-23 19:13:44

特朗普想用放弃保护台湾,来跟中国做稀土交换,说实话有点天真,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什么时候收复台湾,以何种方式收复台湾,这是中国的内政,国际社会无权干涉,更不可能拿来跟你美国做任何交易! 如今就在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豪掷5亿美元补贴本土稀土产业时,美国国防部不得不承认,就算投入再多,没有中国的精炼技术,这些钱恐怕只能打水漂。 这种把中国核心利益当商品讨价还价的做法,本身就是对国际法的无视——台湾从来不是可以交易的资产,而是明确写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中国领土,外交部9月刚重申,任何试图歪曲《开罗宣言》的行为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从法理上讲,美国早就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却又连年违反"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出售武器,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派,让所谓"放弃保护"的承诺毫无可信度。 联合国2758号决议以压倒性优势确立一个中国原则,《波茨坦公告》更明确台湾必须归还中国,这些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可不是特朗普的房地产合同能随便改写的。 这场看似资源与科技的较量,本质上是霸权思维与产业规律的碰撞。美国一边在芯片领域搞技术封锁,禁止企业与中国合作,另一边却在稀土供应链上依赖中国加工能力,这种矛盾简直像既想锁门又要借钥匙。 最新数据显示,英特尔股价已跌至十六年最低,AMD单季营收暴跌35%,正是因为失去了中国这个占全球54%的芯片市场。 反观中国,不仅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华为海思还突破了氧化镓技术,把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功耗降低60%,用事实证明封锁只会加速自主创新。 稀土领域的对比更具讽刺意味。美国虽然拥有芒廷帕斯稀土矿,却连基本的分离技术都搞不定,90%的稀土氧化物仍需从中国进口。 2025年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管制后,欧盟当月就遭遇7次生产中断,德国车企甚至要停工46次,而美国MP Materials公司拿到1.5亿美元补贴后,年产量还不到中国企业的零头。 特斯拉德州工厂试产的无稀土电机更暴露了替代方案的困境——成本激增23%,扭矩波动让驾驶体验大打折扣,就像为了不用中国螺丝,宁愿用胶水粘汽车零件,最后发现既费钱又不顶用。 中国的优势不仅在资源,更在技术壁垒。南京大学团队研发的纳米孔技术能精准分辨所有稀土元素,识别准确率达99.6%,而美国连环保审批都要耗7 - 10年,一个新矿从发现到生产平均要29年。 这种技术代差造成了荒诞局面:美国稀土价被炒到中国的两倍,却仍造不出合格的磁铁;F - 35战斗机每架需要400千克稀土,却要依赖中国供应链。 当中国掌握着92%的稀土精炼产能和80%的核心专利,特朗普所谓的"交易"不过是想空手套白狼——用本就不该存在的"保护",换中国早已具备的技术优势。 美国的真正困境在于用政治手段对抗经济规律。 他们既想靠芯片禁令遏制中国发展,又舍不得放弃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既想把台湾当棋子,又怕承受供应链断裂的后果。 这种霸权逻辑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芯片禁令导致美国企业市值蒸发千亿,稀土管制让欧美工厂停摆,而中国通过二十年积累,已经构建起从矿山到专利的全产业链护城河。就像商务部说的,稀土管制是国际通行的环保措施,美国与其抱怨,不如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产业短板。 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交易筹码,稀土也不是可以施舍的资源。 中国在这两点上的立场不会有丝毫动摇。当美国还在搞政治交易的幻梦时,中国已经用技术突破和产业韧性证明: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创新而非封锁,尊重国际法才能实现共赢。 那些试图用"保护"台湾来讨价还价的政客,迟早会明白一个简单道理: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从不做交易;在产业链竞争中,霸权思维注定失败。

0 阅读:4

猜你喜欢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