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红军团长因伤势过重逐渐没了气息。战友们含着泪找来树枝杂草,轻轻盖在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3 16:29:27

1936年,一红军团长因伤势过重逐渐没了气息。战友们含着泪找来树枝杂草,轻轻盖在他的身上,泪流满面的准备追上前边的队伍。可就在这时,一位大娘却大叫一声“还有救,没断气!” 这位差点被“活埋”的团长,就是梁从学,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外号“梁老虎”。 1903年生在安徽六安,穷苦出身,9岁就给地主放牛。1930年参加红军,没读过书,但打仗是真有天分,脑子活,人也猛,每次都抡着大刀第一个往上冲。就因为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儿,他从一个普通士,一路干到了团长。 1936年8月,梁从学带着他的团在湖北黄冈一带活动,结果一头撞上了国民党的一个警备团。对方人多装备好,几下就把他们给包围了。硬拼是肯定没戏了,梁从学当机立断,让政委带着大部队先撤,自己领着几个人断后。 他找了个大石头当掩体,砰砰几枪,撂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敌人,硬是把敌人的攻势给压了下去。眼看主力部队撤远了,他刚准备起身闪人,就感觉胸口像是被大铁锤狠狠砸了一下,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 等他再有意识,人就已经躺在杂草堆里了。他心里门儿清,这是战友们以为他不行了,给他做的“战场掩埋”。他想动,可浑身一点力气都使不上,伤口火辣辣地疼,血腥味引来了成群的苍蝇,嗡嗡地在耳边叫。他就想,完了,我这“梁老虎”,没死在冲锋的路上,今天得在这荒山野岭喂了蛇虫鼠蚁了。 救下梁从学的大娘,把他背回了家。可救人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行的。梁从学胸前的伤口不大,但后背被子弹穿出来一个茶碗大的洞,血肉模糊。当时是夏天,没过多久,伤口就开始流脓,甚至生了蛆。 这可咋办?那时候国民党封锁得厉害,别说消炎药,就连消毒用的盐巴,大娘跑遍了全村都没找到一点。眼看着梁从学一口气吊着,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大娘一咬牙,决定用土办法拼一把。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创。 没有手术刀,就用家里剪布的剪刀,在油灯上烧红了消毒。她拿了几根筷子塞进梁从学嘴里,让他咬住了,然后一剪刀就对着腐肉剪了下去。 梁从学疼得浑身抽搐,汗水把身下的被褥都湿透了,嘴里的筷子硬生生咬断了好几根,可他愣是没吭一声。大娘也是含着泪,手抖着,却没停下。 外面的腐肉清理完了,可伤口里面的呢?那个洞深不见底,剪刀可不敢往里捅,万一剪到大血管,人立马就没了。就在大娘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她一抬头,看见了挂在墙上的干丝瓜瓤,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丝瓜络。 这玩意儿平时是用来刷锅的,硬邦邦的。但大娘知道,丝瓜络是味中药,能解毒消肿。她灵机一动:既然能刷锅,那是不是也能“刷”伤口里的脏东西? 死马当活马医了!她把丝瓜络用草药水煮了煮,晒干,然后对梁从学说了自己的想法。梁从学已经疼得麻木了,他点点头,示意大娘动手。 那份痛苦,恐怕比古代关公刮骨疗毒还要猛烈。丝瓜络塞进血肉模糊的伤口里来回擦拭,那感觉就跟用钢丝球在刮活肉一样。梁从学一次次疼得昏死过去,又一次次被活活疼醒。 但奇迹也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丝瓜络的多孔结构,像海绵一样,把伤口深处的脓血、瘀血,甚至连蛆虫都给吸附了出来。 大娘一次次地更换丝瓜络,眼看着从伤口里带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干净,梁从学的高烧也慢慢退了。 就靠着这一把剪刀,一把丝瓜络,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大娘,硬是把梁从学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在老大娘家养了两个多月,梁从学的伤基本好了。他含泪告别了救命恩人,拖着还很虚弱的身体,走了四天山路,终于找到了组织。战友们看到“死去”的团长活生生站在面前,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抱着他嚎啕大哭。 “梁老虎”回来了。他拉起一支几十人的游击队,不到一年就发展到了上千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参加了无数次重大战役,身上留下了9处重伤,成了名副其实的战神。 1955年授衔的时候,按照梁从学的职务,最初只拟定为少将。老首长陈毅元帅知道了,直接发话:“梁从学同志身经百战,劳苦功高,应该评为中将!”最后,梁从学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那段艰苦岁月里,无数像那位老大娘一样,默默支持着革命的普通人民的致敬。 1973年,梁从学将军病逝,享年70岁。直到去世,他当年留在眼底和耳内的一些弹片都没能取出来。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写满了伤痕与荣耀的史诗。而那个用丝瓜络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也永远提醒着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0 阅读: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