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第一天,中方甩出“王炸”,特朗普最害怕的事情来了? 就在中美双方于西班牙展开经贸磋商的关键时刻,美国又一次使出了他们的“惯用伎俩”。中方则迅速给了美方重重的反击。美国要制裁加码,就提前尝尝中国的报复手段。 第一个是对美国模拟芯片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申请调查期内,原产美国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华出口倾销幅度超300%,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第二个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英伟达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相关公告,将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为什么中方会在这个时间节点,针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一举措又会对中美两国的相关产业,乃至全球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顾过去几年,美国为了稳固自身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霸权地位,对中国的制裁可谓是花样百出,且愈演愈烈。从最初的加征关税,到后来的芯片禁令,再到 美国商务部近期突然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实体清单”,每一步都来势汹汹。 从 2018 年美国对华启动 “301 调查” 并加征关税至今,中美经贸博弈已经打了 7 年 “持久战”。这次马德里会谈让我们看到,中国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学会了用 “规则” 和 “市场” 做武器,精准反制。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上升,美国越来越难以通过单边主义手段来对中国施加过大的压力。中国在诸如稀土、法律、产业链等多个领域都具备强有力的反制手段,能够有效应对美国的挑衅。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完全有底气应对美国的挑战。 美国应该认清现实,停止无端的制裁和打压,与中国携手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否则,美国自身也必将为其短视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 说白了,这两个事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针对的美国科技霸权。从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来看,这一调查被视为对美国芯片出口禁令,如2024年针对高性能处理器的扩展限制的回应,可能刺激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发展。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如果调查确认违规,英伟达可能面临高达其中国销售额10%的罚款。 中国是英伟达全球第二大市场,2024财年中国营收占比约20%,潜在罚款可能超过10亿美元。 这还没完,就在同一时间美国农民叫苦不迭,就连特朗普自己都没有料到,中方的反制竟然等在了这里,筹谋半年就为了这一天。 就在近期美国大豆迎来了丰收季,然而让美国人傻眼的是,最大买家中国至今没有下任何订单,相反把好几个月的单子都提前给出去了,全部来自南美,等于美国农民辛苦了大半年全白搭。 特朗普一边喊着“脱钩”,一边却又不敢真断。统计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美国对华出口下降了4%,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仍高达4270亿美元,占其整体进口比重超过13%。 这不是“想买”,是“不得不买”。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1%,想靠自己拼出一条完整供应链,谈何容易?尤其是在通胀高企、劳动力紧缺的背景下,脱钩更像是一句口号,而不是一套方案。
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这次中美谈判,全世界都在盯着,看谁先“跪”,可能有人会
【29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