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战争把男人

文人学社 2025-09-18 10:53:56

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战争把男人都卷走了,家里只剩女人和小孩,想找个靠谱男人比登天还难,街上几乎见不到年轻男人的影子,女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硬着头皮撑下去。 这场持续数年的冲突,正悄然重塑着这个国家的社会肌理,而女性群体的境遇与行动,藏着最真实的生存图景。 基辅的超市里,货架前挑选商品的几乎都是女性;哈尔科夫的公园里,带孩子散步的身影多为母亲或祖母;第聂伯罗的社区服务中心,忙碌的工作人员也以女性为主。 这样的场景在乌克兰随处可见。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自冲突爆发以来,超过 600 万乌克兰人被迫逃离家园,其中 86% 是妇女和儿童。 留在国内的人口中,适婚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已达到 1:3.7,战区这一比例甚至飙升至 1:9。劳动力缺口高达 40% 的现实,让女性不得不填补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岗位空白。 曾经专注家庭的女性,如今开始学习驾驶重型机械、参与电力和燃气网络维护,甚至走进无人机制造车间。2024 年乌克兰新注册的企业中,61% 由女性创办,在高科技领域这一比例达到 38%。 妮娜・斯米尔诺娃在基辅州南部开辟了 25 公顷的生态农场,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种植榛子和芦笋。 米希娜负责第聂伯罗地区四个受战争严重影响的村庄,统筹居民安全撤离、调配灭火器与发电机等物资,还会亲自开车前往前线难行区域运送食物,连轴转的工作让她许久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 战场内外的需求,推动女性在更多领域突破边界。 两名律师伊琳娜・佩里夫和伊琳娜・鲁西亚克发现前线女军人只能使用不合身的男性装备,包括内衣,这不仅影响行动还引发健康问题。 她们用家用缝纫机和有限的布料开始缝制,创立了专为女性设计的内衣品牌,兼顾舒适与实用性。越来越多女性直接加入武装力量,同时还有大量女性投身排雷、安全保障等曾由男性垄断的行业,成为国防与民生保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支撑这些转变的背后,是女性群体的互助与外部力量的支持。 米希娜通过联合国妇女署支持的项目获得心理辅导,加入女性互助小组,在这里分享经验、寻求帮助并短暂休整。 联合国妇女署设立的和平与人道主义基金自 2022 年 4 月起,已向乌克兰女性主导的组织拨款,支持她们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保护妇女权益,同时助力女性参与政治决策与经济复苏。 大西洋理事会等机构也在推动相关项目,帮助乌克兰女性提升反洗钱、反腐败等领域的技能,为国家重建储备力量。 即便面临多重压力,女性群体的韧性仍在生长。 社区里的女性自发组织起来,为流离失所者提供住所,为儿童开设临时课堂,在基础设施损毁的区域搭建起临时互助网络。 虽然 73% 的适龄女性同时从事 2 到 3 份工作,心理健康面临挑战,但她们的行动正在为战后重建铺垫基础。 战争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需要漫长时间修复,基辅国立大学的人口学模型显示,即便停火,乌克兰也需要 25 年才能恢复战前人口规模。 但女性们并未等待,她们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角落的行动,正在为这个国家的未来积蓄力量。从家庭的支撑者到社会的建设者,乌克兰女性的转变,藏着超越生存本身的生命力。

0 阅读:164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