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一场席卷全球的“承认潮”正在上演。 以前这些国家可是跟着美国 “亦步亦趋” 的主儿,如今突然 “反水”,背后的门道比想象中更实在。先看法国,马克龙这边刚在联大上喊出 “承认巴勒斯坦”,那边道达尔能源就跟伊拉克签了 270 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 。 七个油田的开发权,直接关系到法国冬天的能源供应。更别说国内超过 60% 的法国人都在喊着 “要给巴勒斯坦一个说法”,马克龙这步棋,既稳住了能源饭碗,又讨好了选民,简直是 “一石二鸟”。 英国的转向更像 “急转弯”。14 年前,英国还硬气地关掉了驻叙利亚使馆,如今外交大臣拉米直接跑到大马士革,跟叙利亚新政府握手言和。 为啥?脱欧后英国日子不好过,中东那 4000 亿美元的重建蛋糕,它可不想错过。一边跟以色列保持安全合作,一边靠承认巴勒斯坦讨好阿拉伯国家,伦敦这是把 “实用主义” 玩到了极致。 更直白的是,英国对海湾国家的出口额,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对美国的出口 — 钱袋子在哪,立场就在哪,一点不绕弯。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没闲着。加拿大总理卡尼敢点头,全靠沙特 “撑腰”—现在沙特是加拿大化肥最大买家,手里攥着加拿大钾肥的命脉,不顺着阿拉伯国家的意思来?生意就没法做。澳大利亚更直接,锂矿企业正跟阿联酋主权基金谈合作,对方明说了 “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是投资的前提”。 所以在联合国投票时,两国毫不犹豫投了赞成票,跟美国的反对票形成鲜明对比 — 谁还愿意为了美国,丢了自己的利益? 这波 “承认潮” 最狠的是,直接戳破了美国的 “霸权泡沫”。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里,已经有 147 个承认了巴勒斯坦国,超了三分之二的门槛,这可不是 “少数派”,是实打实的国际共识! 可美国还在硬撑,副总统万斯到处威胁,甚至警告日本 “敢承认巴勒斯坦,就损害美日关系”。结果呢?法国转头就跟沙特一起主持 “两国方案” 会议,欧盟跟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今年涨了 18%,美国在中东的市场份额却越缩越小 — 盟友们早就不跟美国 “一条心” 了。 以色列这边更是慌了神。内塔尼亚胡之前还嘴硬说 “要做雅典和超级斯巴达的结合体”,结果刚说完,股市就暴跌 2%。法国、荷兰直接下了武器禁运令,以色列军工产业没了进口零部件,生产线都快停了。 挪威主权基金带头撤资以色列企业,其他国家跟着跟风,以色列制造商协会急得喊 “再搞自给自足,就是灾难”—以前靠美国罩着的日子,现在彻底不好过了。 更有意思的是 “全球南方” 国家的态度。南非直接把以色列告上国际法院,巴西、印度马上站出来支持;海湾合作委员会联名给美国国务卿写信,明白说 “巴勒斯坦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别想糊弄”。 以前西方说了算的 “规则”,现在越来越多国家不买账了 —大家都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不想再听美国 “指手画脚”。 就连美国最 “铁” 的小弟也在偷偷 “搞小动作”。加拿大一边跟着英法承认巴勒斯坦,一边悄悄增加对华大豆出口,今年上半年销量涨了 25%; 澳大利亚更是把锂矿合作的宝押在中东,根本不管美国的 “孤立政策”。这些国家心里都清楚:跟着美国没好处,不如自己找生路。 其实这场 “承认潮”,说白了就是 “美国霸权不管用了”。 法国要靠海湾能源救工业,英国要靠中东市场补脱欧的坑,加拿大、澳大利亚要靠资源生意活下去 ,谁还愿意为了美国的面子,丢了自己的里子?147 个国家的承认,已经让巴勒斯坦在国际法上站稳了脚,美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越来越像 “没人理的摆设”。 现在再看英法加澳的 “倒戈”,根本不是 “突然变心”,而是看清了形势 — 跟着潮流走,才能不吃亏。这场 “承认潮” 过后,全球外交的格局,怕是要彻底变天了。 信息来源:联合国大会:2025 年 5 月 10 日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以 143 票赞成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会员国资格。截至 2025 年 7 月,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中已有 142 个国家承认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占比近四分之三。
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
古今知夏
2025-09-17 15:45:33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