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孙中山向发妻卢慕贞提出离婚。48岁的卢慕贞不哭不闹,只回复了一个字:

小史论过去 2025-09-17 14:09:54

1915年,孙中山向发妻卢慕贞提出离婚。48岁的卢慕贞不哭不闹,只回复了一个字:“可”。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字,孙中山敬重她一生。 在清末那个动荡年代,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翠亨村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接触民主思想,对清政府腐败越来越不满。1883年,他和朋友毁坏村中神像,惹怒乡亲,父亲只好把他送到檀香山哥哥孙眉那里管教。孙眉经商多年,性格保守,两人常起争执,孙中山一气之下跑回老家。家里人觉得他太野,得给他找媳妇管管,就通过媒人介绍邻村卢慕贞。 卢慕贞出生于1867年,父亲早逝,家境一般,她缠足,没上过学,典型传统女性。1885年5月26日,两人成婚,当时孙中山19岁,她18岁。婚后没几个月,孙中山就去香港学医,专攻西医,在学校里博览群书,同学给他起外号“通天晓”。卢慕贞留在翠亨村,照顾公婆,公公生病时她亲自喂药,直到老人去世。孙中山偶尔寄信回家,多谈社会问题,少提家事,她虽不懂,但总觉得丈夫志向远大。 孙中山学医期间,结识一群爱国青年,大家常议论清政府无能。1892年,他毕业拿医学博士学位,卢慕贞生下儿子孙科,一家子看起来挺圆满。孙中山开始行医,但心思全在革命上。1894年,他回乡闭门写上书给李鸿章,八千多字,谈改革想法,可李鸿章正忙甲午战争,没理他。孙中山失望,转向推翻清朝,创立兴中会。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他被通缉,匆忙逃亡日本,卢慕贞坐月子时带着家人躲避官府追捕,辗转到檀香山投靠孙眉。一路颠沛,她生下女儿孙娫。孙中山继续在欧美宣传革命,卢慕贞母女生活靠华侨接济,衣服破了补补再穿。1910年,孙中山母亲去世,她操办丧事。同年,他们被驱逐出南洋,又开始漂泊。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她带着女儿去南京团聚,但不适应那种公众场合,很快就回老家。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再逃日本,她投奔澳门孙眉。同年,女儿孙娫病逝,1915年2月孙眉也去世,她在澳门无依无靠。 1915年9月1日,卢慕贞从澳门去东京见孙中山。孙中山因爱上宋庆龄,想再婚,但信基督教,一夫一妻制,不能纳妾,必须离婚。两人谈了许久,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可”。这个字体现她对丈夫事业的支持,不拖后腿。孙中山本想离婚后让她保留夫人身份,继续供给生活,她同意离婚手续。离婚因孙中山坚持,卢慕贞虽传统,但理解革命需要,没闹没哭。孙中山身边人反对离婚,如胡汉民、朱执信,但她当面表示,既然有人能帮丈夫,她愿意牺牲。协议中,她保留经济支持,孙中山汇款给她。离婚后几天,两人办完手续,她返回澳门。这个“可”字,让孙中山感动,一生敬重她,没亏待她。 离婚后,卢慕贞定居澳门孙公馆,生活平静。孙中山常寄信问候健康和家用,她回信谈家里事。两人保持联系,他持续汇款供她开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她闻讯悲痛,请人代笔写悼文,赞颂他一生功绩。悼文发表后,她继续独居澳门,直到1952年9月7日去世,享年85岁。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