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病重的孙中山对宋庆龄说:“我想睡在地板上”,宋庆龄听后说地板冷,谁知孙中山却说:“冷的好,要是有冰块就更好了。” “越冰,我才不会睡得太沉。一旦有动静,我就会有所察觉。”孙中山对陈粹芬解释道。这句在逃亡路上关于“睡地板”的解释,不仅是一份生存智慧,更承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谊。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将孙中山列作首要通缉目标,并以高额赏金在全国搜捕。他与战友陈粹芬不得不辗转多地、持续流亡,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 为躲避清廷追捕,孙中山与陈粹芬一度藏身于偏远地带的一家小客栈中。为了不被敌人抓住,让自己保持清醒,孙中山睡在房间冰凉的地板上给自己提神。 陈粹芬见他如此,心疼地劝他上床休息,孙中山却肃然回答:“地虽寒,能醒人于顷刻。”她听后沉默片刻,毅然也躺倒在地,与他一同承受寒冷与危险。革命中的生死相依,让两颗心紧紧地拧在一起。 二人的缘分要从1891年说起,年仅十九岁的陈粹芬因为朋友与尚在修习医学的孙中山初次相识。尽管出身贫寒,陈粹芬却深受孙中山革命理想的感召,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他,共同投身于推翻清廷的事业。 之后,两人结为共同奋斗的伴侣,迁入红楼居住,在那里一同筹划革命活动。在之后的十多年里,陈粹芬始终陪伴孙中山左右,不仅是其生活上的依靠,更是革命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陈粹芬多次冒险为革命活动,凭借当时社会对女性检查宽松之便,传递情报、完成联络,默默执行孙中山交托的机密任务。 然而就在革命暂告成功之时,陈粹芬却因身患肺病,也可能出于对自身身份与学识的考虑,选择主动退隐,远赴南洋,过上淡泊的生活。 尽管此后天各一方,那段危难中彼此扶持的岁月始终被孙中山铭记。即便在最虚弱之际,孙中山的脑子里仍是两个人相处的画面。 二人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情感的见证,更映照出近代中国革命者共同理想背后的深厚情谊。她在艰难岁月中的勇敢与付出,以及在成功之后的悄然退隐、不慕荣名,体现出顾全大局、无私无我的崇高风范。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网|《陈粹芬:孙中山的“患难夫人”》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2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