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洛阳太极前殿,一个亡国之君竟敢当着胜利者的面说:我在南方也设了座位等你来,按常理,这样的大逆不道足以掉脑袋,但司马炎不仅没杀,还给了他侯爵。 东吴末帝孙皓,这位曾经在江南称王称霸的君主,如今却以投降者的身份踏入了晋朝的都城。 当晋军兵临城下时,这位末代皇帝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按照传统的亡国礼仪,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率领太子孙瑾等21人来到王濬营门前。 王濬接受了孙皓的投降,亲手为其解除绳索,接受宝玉,并安排专人将孙皓一家护送到洛阳。 至此,延续了近60年的东吴政权正式落下帷幕。 到了洛阳,孙皓很快就被安排觐见晋武帝司马炎。 地点选在了太极前殿,这里是晋朝最重要的朝会场所,也是皇帝接见重要人物的地方。 司马炎对这位亡国之君的态度出人意料的宽容。 按照那个时代的惯例,孙皓作为前朝皇帝,完全有可能被处死。 毕竟,留着前朝皇帝总是一个隐患。 可司马炎选择了宽大处理。 当孙皓上殿叩头时,司马炎说道:"朕设了这个座位等待你已经很久了。" 这话听起来像是主人对客人的欢迎,透露出一种胜利者的大度。 可孙皓的回答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这位亡国之君毫不示弱地回答:"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等待陛下。" 这句话可谓石破天惊。 孙皓作为败亡的君主,竟敢暗示司马炎也会有败亡的一天,也会有投降的时候。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在那个时代足以掉脑袋。 满朝文武都为孙皓捏了一把冷汗。 这家伙是不是活腻了? 刚刚投降就敢这么嚣张? 可司马炎听了这话,不仅没有暴怒,反而显得很淡定。 这种淡定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帝王的气度。 司马炎刚刚统一天下,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一个亡国之君的几句狠话,对他来说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更重要的是,司马炎深知宽容的政治价值。 杀掉孙皓很容易,但留下他却能彰显自己的仁政。 这对于刚刚统一的晋朝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宣传。 于是,司马炎不仅没有杀孙皓,还册封他为归命侯,食邑万户。 这个待遇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优厚了。 孙皓从一个亡国之君,摇身一变成了晋朝的侯爵。 孙皓在洛阳的生活并不算太憋屈。 有一次,司马炎问他:"听说南方的人喜欢做尔汝歌,你能作一首吗?" 孙皓当时正在喝酒,听到这话,举起酒杯就来了一首:"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祝福司马炎长寿,实际上却透着一股子不服气的劲头。 用"汝"这个词称呼皇帝,在当时是很不合适的,有些轻慢的意思。 司马炎听了很后悔让他作诗。 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了,也不好发作。 这件事让司马炎意识到,孙皓这个人骨子里还是很倔强的。 不过司马炎始终没有对孙皓下杀手。 这种宽容一直持续到孙皓去世。 公元284年,孙皓在洛阳病死,终年42岁。 从投降到去世,他在洛阳生活了4年。 回头看孙皓那句"我在南方也设了座位等待陛下",倒有几分预言的意味。 30多年后,八王之乱爆发,西晋陷入内乱。 永嘉之乱后,司马睿确实南下建康,建立了东晋政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家族确实又回到了南方,坐上了孙皓当年在南方为他们准备的"座位"。 历史的轮回,有时候真的很奇妙。
宋朝皇帝为何一生不穿黄色龙袍?也没有自称朕,反而自称官家?要问古代社会,什么颜色
【5评论】【10点赞】
用户10xxx17
那会哪来的惯例杀前朝君王。是刘裕开了杀前朝皇帝头。三国时期大家都是亲戚。。刘协刘禅孙浩都得到了优待。刘协的陈留王还延续到了南北朝时期。二王三佫制那会还是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