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娶了14岁的小妾,洞房之夜,阎锡山对小妾说:“你躺下

月鹿简科 2025-09-13 17:55:37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娶了14岁的小妾,洞房之夜,阎锡山对小妾说:“你躺下吧,你只负责传宗接代,我不会喜欢你的,我只爱我的原配夫人!”事后,他便溜进了徐竹青的房间。

1914 年,14 岁的许姑娘(后名徐兰森)洞房夜,等来 31 岁丈夫阎锡山的冰冷通告:“娶你只为生孩子,我心里只有原配徐竹青。”

言罢,他便转身去往徐竹青房中。这一幕的背后,藏着阎锡山与徐竹青深厚却又充满无奈的过往。

阎锡山在豆蔻与束发之交的年纪,便与年长他六岁的徐竹青缔结了姻缘。那时的他尚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而徐竹青已过双十年华,两人的婚事在岁月的初章里,早早画上了相守的印记。

他们之间的情愫,从不是春日花前月下的浪漫邂逅,也非诗文中描摹的风花雪月,而是在一路风雨飘摇的困顿里、在彼此扶持的患难岁月中,一点点熬煮沉淀出的真挚情谊。

早年阎家生意破产,负债累累,阎锡山与父亲被迫跑路躲债,家中乱作一团。出身大家闺秀的徐竹青,靠着做针线活撑起整个家,这份恩情让阎锡山铭记于心。

时移世易,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之际,阎锡山顺势而起,最终执掌山西军政大权,出任都督一职,自此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跻身显要之列。

携手走过十余载婚姻岁月,徐竹青却始终没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份期盼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终究未能化作现实。

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年代,这成了阎家的头等大事。长辈催促、亲友追问,阎锡山祖父临终前还念叨着没能抱上曾孙。徐竹青偷偷求医,得知是自己无法生育,告知阎锡山时已做好最坏准备。

阎锡山虽嘴上安慰,可现实压力如潮水般袭来,连徐竹青的父亲都劝他为阎家留后。到了最后,徐竹青终究主动向丈夫提出纳妾的提议,也是因为这个决定,徐兰森才得以踏入阎家的大门,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徐兰森很快完成 “任务”,生下五儿一女,阎家上下欣喜不已,公婆对她十分偏爱,她成了家族的 “功臣”。

家中孩子增多,笑声渐起,徐竹青的正妻地位却慢慢沦为空架子,只成了孩子们口中象征性的 “大姐”,阎锡山当初 “只爱原配” 的誓言,也在岁月与孩子的牵绊中渐渐失了分量。

1930 年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兵败,带家人逃往大连。后来他返回山西,却做了个耐人寻味的安排:让徐竹青陪伴公婆,自己则带着徐兰森和孩子们住进西山别墅,地理距离清晰地划开了心理距离。

矛盾的导火索是孩子的称呼。原本约定孩子们管徐竹青叫 “妈”,管徐兰森叫 “姨”,可孩子长大后,私下里自然喊徐兰森 “妈”。

徐竹青得知后,积攒十几年的委屈、嫉妒彻底爆发,找阎锡山理论。可阎锡山轻描淡写一句 “孩子是她生的,叫妈怎么了”,掐灭了徐竹青最后的念想。

她崩溃之下又打又砸,阎锡山也被激怒掀翻桌子,这对结发夫妻几十年来第一次闹得如此难堪。

公婆出面调和,让孩子们管徐竹青叫 “波”,管徐兰森叫 “妈”,这一安排变相认可了徐兰森的母亲地位。当所有期盼彻底化为泡影,徐竹青终于断了念想。

她默默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独自一人前往太原定居,从此与阎锡山过上了分居的生活。

关于徐竹青的结局,流传着两个版本。时光流转至 1946 年,徐兰森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自此之后,在阎锡山的身边,便只剩下徐竹青一人相伴左右。1949 年两人同往台湾,晚年摒弃恩怨,如普通老夫妻般相伴十年。

阎锡山 1960 年去世,四年后徐竹青也离世,最终两人合葬。另一说则更为凄凉,徐竹青搬出去后便再未回家,孤独走完余生,而阎锡山与徐兰森相伴到老。

阎锡山与两位妻子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充满了爱、责任、无奈与人性的挣扎。

或许唯有到了晚年,卸下传宗接代的压力与家族纷扰,那份最初的少年情谊,才有可能无奈又真实地回归。

0 阅读:209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