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鸡头不做凤尾

友易聊职场 2025-09-11 15:16:38
话糙理不糙,做鸡头不做凤尾,是我的处世原则。 悟到这一点,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我是2006年参加高考,文科考了585分,听起来似乎已经是个还不错的分数了,而那一年,我们省高考文科重点本科分数线达到了创纪录的593分。 有点遗憾没能上重本,但我也没有考虑过复读,因为当时我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以你的分数去上二本,你一定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即使你再多考8分上重本,那你很可能是这个重本院校里落后的学生了。 我妈妈没上过大学,但她说的确实是社会的朴素真理。果不其然,上了这所二本院校后,几乎所有好的资源我都享受到了。连续四年一等奖学金、当班长进学生会、当辅导员助理、拿企业的捐助奖学金、还有在校期间的创业(关于这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主页历史文章合集《财务自由之路》)。 我至今仍然庆幸,当年选择了做“鸡头”。 [一R]做“鸡头”占据的资源优势是远高于“凤尾”的,在学校是,走入社会也是。一个中小厂的核心leader相比较于在大厂的普通大头兵、一个小县城的婆罗门相较于一线城市的牛马、一个专科院校的一把手相较于重点大学同级别领导……虽然看起来可能收入上差不多,实际上是完全不同层级的人生体验了。 [二R]做“鸡头”能够带给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巨大的。但凡体验过就会理解,这种自信心的沉淀+“做什么都能做成”的心理暗示+激励回报的正向循环,对于个人成长有多么重要。做“凤尾”所遇到的心理压力和打击,是难以想象的,很多时候甚至是持续的负向循环,能做凤尾的人,本身已经是天之骄子,只不过遇到了更优秀的一群人而已 ,而这些卷出天际杀出重围的人,会拿自己的那一套高标准逻辑来看待这些“凤尾”,你日子能好过?结果大概率就是陷入内耗的负向循环。 [三R]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商业应用和投Z逻辑。做细分领域的“垄断者”远好于宽泛领域的参与者、非热门行业的龙头比热门行业的尾部企业日子要过得好太多了。 如果可能,放过自己,少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0 阅读:0
友易聊职场

友易聊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