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崩溃倒计时 当地时间9月8日,日本公布企业倒闭数量,8月805家企业破产,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11 10:48:02

日本崩溃倒计时 当地时间9月8日,日本公布企业倒闭数量,8月805家企业破产,连续3个月增加。 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11.3%,尤其是餐饮店等服务业破产数量最多,达到了242家,建筑业有175家企业倒闭。 在所有倒闭的企业里,服务业成了重灾区,光是餐饮店、零售店这类直面老百姓钱包的小店就占了242家。建筑业的日子更难熬,8月175家建筑公司关门,同比增幅高达44.6%。 更麻烦的是人手问题光是因为招不到人而倒闭的企业就有23家,年轻人不愿意干体力活,老工人退休后没人接班,不少工地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溜走。 这些倒闭的企业大多是员工不到10人的小公司,它们不像大企业那样有缓冲空间,现在东京街头随便转一转,就能看到"营业最后一天"的广告牌,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生计没了着落。 小店关门只是看得见的伤口,日本经济更深的麻烦藏在出口数据里。作为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今年算是栽了跟头,6月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6.7%,丰田、本田这七大车企加起来,今年的利润预期少了2.67万亿日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家公司每天要蒸发好几个亿。为啥跌这么狠?美国4月起突然提高汽车进口关税是直接原因,日本车企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只能"降价保出口",利润空间被挤得薄如纸片。 出口一掉链子,整个经济就跟着晃悠。日本内阁府虽然把二季度GDP上调到环比增长0.5%,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库存泡沫"——企业卖不掉的货堆在仓库里,看似拉动了数据,实际是给三季度挖了坑。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直言不讳:"三季度负增长跑不了,美国关税的影响这才刚开始显形。"现在不光汽车,钢铁、电子这些主力出口产品都在下滑,外需这个发动机基本歇火了。 内需这边更是指望不上。占GDP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连续两个季度拖后腿,二季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负的。说白了就是老百姓不敢花钱,一方面物价涨得比工资快,另一方面担心工作不保,谁还敢像以前那样消费?企业也不敢投资,设备投资大多是修修补补,没人敢搞长期布局。 穆迪说日本陷入"四高困境"——高负债、高税负、高出口依赖、高龄化,这话听着专业,翻译过来就是:老龄化社会花钱的地方多,企业背着沉重负担,经济全靠出口风吹,现在风停了就掉下来了。 要说日本经济最大的坎,恐怕还是朝堂上坐不稳的首相们。从安倍晋三2020年辞职到现在才五年,日本已经换了3个人做首相,算上同一人多次任职,居然有5任了。 石破茂去年10月才上台,今年9月就被逼着辞职,刚做满10个月,连个完整的预算案都没推完。老百姓看得都麻木了,街头采访时有人说:"首相换得比我换季衣服还勤,政策刚听明白就换方向了。" 这种走马灯式的换相把经济彻底耽误了。安倍时期好歹有"安倍经济学"撑着,政策能连续推几年,现在每个新首相上来都想搞一套新打法,结果就是老政策还没见效就被新政策取代。 石破茂上台时喊着要给中小企业减税,方案还在国会审着,他自己先下台了;之前岸田首相搞的经济刺激计划,拨款还没到企业账户,首相位置都换人了。企业根本不敢信政府的承诺,今天说给补贴,明天可能就变卦,谁还敢扩大经营? 政治不稳定比关税更伤经济。日本政府把2025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2%下调到0.7%,明着说是受美国关税影响,实际上连他们自己都承认,政策连贯性太差让市场没信心。 当一个国家的企业不知道下季度税收政策会不会变,老百姓不知道养老金会不会缩水,整个社会就会进入"防御模式"——企业不投资,家庭不消费,经济自然就恶性循环。 现在的日本就像艘破船,船头在出口漩涡里打转,船身在内需浅滩上搁浅,掌舵的还老在换,船员们人心惶惶。街头倒闭的小店是最先掉落的零件,汽车巨头利润暴跌是断裂的桅杆,而频繁更换的首相们,就像在风暴里不断调整航向,结果把船带得更偏。 这场危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想掉头难上加难,最苦的还是那些看着店铺关门、担心饭碗不保的普通老百姓,政治家们在国会里吵来吵去,最后埋单的还是他们。

0 阅读:239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